近日,科技部联合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组成工作组,将启动2019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随机抽查工作。
“今年随机抽查工作将认真落实中办国办《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聚焦减负和绩效导向,对象覆盖2016年、2017年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开展随机抽查工作不仅为了及时发现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有效防范风险,也是为了进一步督促强化项目实施绩效,推动形成守规矩、重绩效、讲诚信的创新生态。”7月22日,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司长戴国庆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今年的随机抽查工作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突出项目实施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效检查核验。“为做好随机抽查工作,我们组织开发了项目随机抽取专用软件,抽取比例严格控制在5%以内,既严控检查数量,又强化每位科研人员依法依规开展科研工作的意识和契约精神。同时,现场检查时间集中在3—4个月内,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记者了解到,今年,为切实落实中央关于“基层减负年”的部署要求,检查“瘦身”行动将深化开展,而随机抽查是落实检查“瘦身”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沿袭传统的监督检查,主要以看材料、听报告的形式,对项目实施进展、相关测试报告、发表论文和佐证材料等进行检查研判。
“本次随机抽查工作聚焦减负和绩效导向,打出了减负‘组合拳’,不仅严控检查数量,还借助远程视频检查、大数据分析、财务风险动态评价等方式,实施‘不另报送材料’和事前不通知、直奔现场的飞行检查模式,做到‘检查实’‘方式简’‘问责严’。”戴国庆用3个关键词概括其中要义。
所谓“检查实”,是聚焦项目核心任务完成情况、关键成果产出和效果,赴实地、看实物、查实情、问实效,带着“真问题”直奔现场,对照项目任务书约定,“清点”核心任务和成果,见物见人问成效。
“强化‘方式简’,则是现场检查前向社会公开抽查安排,以5%以内的抽查比例发挥100%的震慑,实行不事先打招呼的‘飞行检查’方式,不提前通知、不要求提供材料、不听PPT汇报。”戴国庆说,被检查单位不用交材料、不用专门准备,而由检查人员利用国科管系统已有材料、第三方大数据信息,提前“备课”,明确检查重点。
在大幅精简的基础上,抽查工作坚持“问责严”。戴国庆指出,坚持问题导向,将随机抽查与日常管理监督相结合、技术与财务相结合、充分信任与监督“长牙齿”相结合,以“零容忍”态度依规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在为科研人员着力减负的同时,如何保证监督和减负的平衡?“对于被检查项目,我们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拓展监督和评估的广度、深度。”戴国庆强调,针对发现的问题,坚持查深查透查实。对于现场检查发现存在重大违规嫌疑的,通过专项审计、延伸检查等方式开展深入核查,对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让监督“长牙齿”。对于经查实存在主观故意、造成恶劣影响和后果的严重违规和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将依规严肃处理。
戴国庆还指出,作为科技部等部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之一的检查“瘦身”行动,在开展随机抽查的同时,已固化形成了年度工作计划、随机抽查、“材料一次报送”和放管结合让监督“长牙齿”的“四位一体”制度性措施。
“年度工作计划强化统筹规范,随机抽查强化震慑性,‘材料一次报送’突出精简检查,放管结合让监督‘长牙齿’强化守底线。”在戴国庆看来,四者相辅相成,既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又坚守科研底线,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责任编辑:韩梦晨)
返回首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