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由上海龙头股份三枪(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2000件民用防护服已正式交付上海市经信委并用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调拨。
据悉,三枪集团在1月22日和26日迅速召开紧急会议,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工作方案,全力以赴通过多种渠道组织生产资源,快速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防护服生产能力。
为解决设备问题、原材料问题、人员配备问题、工艺问题等,集团的技术骨干迅速集结,经过夜以继日地连续作战,克服重重困难,用最快的速度三天就把流水线拉出来。如今,三枪集团已经实现了民用防护服生产能力从无到有的突破,并已初具规模达到日产5000套的生产能力,第一批货在2月5日交出。三枪集团副总经理蔡建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快速组织内外部资源,力争尽快达到8000套以上的日生产能力,希望尽快地把防护服能够供到抗疫一线的同志们,为整个疫情防控物资的保障作出贡献。此外,三枪集团还就医用防护口罩的生产技术、工艺及专业生产设备、无尘无菌专业净化设备采购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后续或着重发展医卫材料作为集团制造业新的发展重点。
2003年,SARS肆虐,三枪临危受命,赶制卫生口罩。为了保证进度,不惜停了整个内衣流水线,所有的工人不惧危险连夜加班加点,为抗击非典出力。
三枪上下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短短48小时就完成了从生产车间的清理、缝纫平车的调拨安装,消毒间的规范布置,消毒设施的置备、生产工人的挑选,以及通过相关部门的检验等需要个把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量。非典期间,三枪每天都要向北京运送20万只口罩。原料来不及供应,三枪拿出优于原料,用来生产内衣的40支纱棉生产20层口罩,每只售价仅为4元。当时生产车间个人日产量最高纪录达1000只。2003年5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第一批质量较好的防治非典产品名单,其中包括上海三枪集团的“三枪”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