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号 > 晏秋秋
不吃饱,我没有力气减肥
2020-03-30 11: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晏秋秋
关注
原创 fanggong 晏秋秋
点 击 晏 秋 秋 关 注 我 们
酸甜苦辣咸。
这是五味。
五味是个好题目,汪曾祺用过。
我也想用。
五味就是百味。
不吃饱,我没有力气减肥。

酸
没有醋,
上海的生煎包,就是不行。
生煎包里的肉汤再多,再浓,
没有醋,
就没有了灵魂,
就没有了化学反应。
朋友偏胖,给女友写信——
“我是生煎包,你就是我的醋!”

炒米粉配上一小碟酸豆角,开胃。
酸白菜不一定要配鱼、配肉。
切丝后炒一炒,就很好。
酸笋味道浓郁。
前一天的剩菜里,浇上一些酸笋汁,不容易馊。
我去余姚吃杨梅。
吃时觉得甜,吃后牙酸。喝水都酸。
但酸还得吃。
余姚杨梅季短,错过了就要等。
像极了爱情。
我去北京喝酸梅汁儿。
总感觉信远斋没那么好,太稠。
北京朋友一瞪眼:
“酸梅汁儿不浓,怎么喝?”

山西人最爱吃酸。
我和一个山西人去泰国出差。
泰国菜的酸,我能习惯,而他顿顿吃不下饭。
他说:“不是一个味儿。”
醋是酸的,却是不折不扣的碱性食物。
酸不是太好的形容词。
迂腐叫酸,伤心叫酸,疲劳也叫酸。
酸是小范围的痛。
甜
我没见过不爱吃甜的人。
有的人爱吃,但不敢吃。
朋友开健身房。
面试教练时,倒上一杯可乐。
凡喝了,一律淘汰。
这个方法太违背人性了。
无锡人爱吃甜。
这是祖上富裕的表现。酱排骨里面放这么多糖。
无锡的评弹也甜。
要是我有3个月的假,就去无锡听评弹、吃酱排骨。
宋代诗人杨万里,写过《咏酥》——
似腻还成爽,
才凝又欲飘。
玉来盘底碎,
雪到口边销。
这句子真甜。

广东人爱吃“糖水”。
广东的甜,优点是不那么甜,缺点也是不那么甜。
甜过了,就腻。
不够甜,就淡。
我去洛杉矶,朋友请吃饭。
他餐后点了3份薄荷冰淇淋。
这个男生身高178,体重只有120斤。
我也吃3份。
回国胖了5斤。
甜,也是一种心理感受。
物质的甜,可以化作心里的甜。
《孤独的美食家》里,五郎吃了红糖年糕,露出了微笑。
吃得太甜是不行的。
一个好朋友,血糖飙高,现在每次餐后只吃木瓜。
看着我们吃山竹、释迦和西瓜。
每次看到他,我都提醒自己——
今天少甜,是为了明天多甜。

苦
我从小爱吃苦瓜。
炒苦瓜,里面放上豆豉,可以吃两大碗饭。
长辈问:“苦吗?”
我说:“不苦。”
所以我是个有境界的小孩。
家里杀鱼,胆汁漏了,味道发苦。
别人吃不得,我倒还能吃。
我喜欢喝苦丁茶。
德国科隆火车站,卖苦茶。
我一边等火车,一边喝。
我空口吃过黄连。
哪有那么苦?
中药铺老法师说,现在的药材,不如过去了。
决明子一般是炒熟了泡茶喝。
我也泡生的喝,更苦、更涩。
蒲公英是苦的,凉拌着吃消暑。

很多菜中医书上说苦,我感觉是不太苦的。
比如香菜,香菜的那个味儿能叫苦吗?
我烧糖醋排骨,一开始总发苦。
后来才知道,冰糖下去时,油温太高。
我连吃3顿苦甜苦甜的排骨,才算对了味儿。
这算不算苦尽甘来?
“苦尽甘来”出自《西厢记》,讲的是相思。
我请一老外吃火锅。鸭掌、猪脑和鸡胗,他都说“苦”。
人的舌头真奇怪。
辣
我是湖南人,怕不辣。
四川是麻辣。
云贵、江西是干辣。
湖南的辣,是有水分的辣。
我在奶奶家第一次吃菜,辣到床上打滚。
晚上10点,我跑到屋外。
用自来水冲舌头。
那个时候,水龙头都装在门外。
奶奶家的锅,不放任何辣椒,
炒出的菜,都是辣的。

在越南,我和朋友候机。
一人一瓶越南辣椒酱,空口吃。
在土耳其,侍者告诉我辣酱辣。
我吃下两份,问“还有吗”?
去寿宁路吃烧烤。
店员会问你,是微辣、中辣、重辣,还是变态辣?
变态辣我吃过。
对不起“变态”这两个字。
辣是什么?
辣就是痛+热。
所以,才有“辣妹”。
吃辣会上瘾。
老人家说,不辣不革命。
晚年他也吃辣,用筷子蘸一点点,说是“香”!
吃辣会上火。用汪曾祺的话说,是“两头受苦”。
一个菜究竟有多辣,
一般到第二天才知道。

咸
宁波人吃的是真咸。
第一次去宁波,和朋友的父亲对饮。
餐桌上所有的菜都咸。咸得我吃一口菜,送一口酒。
酒量大增。
那是我第一天喝白酒过半斤。
记得吃了咸膏蟹、咸齑汤、咸鸡、黄鱼鲞、虾皮、鸭蛋……
Tags:
音译
问候语
黑色情人节
我的脑内恋碍选项
担心
love me
教室门事件完整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