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不得不说的便是万达影视。超5亿的亏损,让其亏损额超越了已公布业绩的电影业同行,成了一季度行业“亏损王”。
还有唐德影视。对于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唐德而言,2020年的业绩同样至关重要。
而据其此前公告,截至2020年7月15日,唐德影视如未能完成该剧的修改以及未获得广电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并准予播出,那么,不仅要返还天猫技术已支付的《巴清传》全部费用,还将按此前协议向天猫技术承担1.35亿元的违约责任。
也就是说,在增收愈加艰难的情况下,《巴清传》将成为其保壳路上最大的阻碍。
至于华谊兄弟,和同行比起来,一季度的预计亏损似乎并不多。
但据其2019年三季报显示,华谊兄弟流动负债合计近60亿元,而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有14亿元,资金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近两年来,华谊兄弟就一直在忙着“自救”,除了抵押房产、股权外,老板甚至不得不“割爱”卖起了名画。
(三)
对于影视公司来说,一季度业绩不佳已然是事实,但它们的麻烦还并没有结束。
三月以来,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数百家电影院本已陆续复工。
可眼看着行业开始“破冰”,国家电影局却紧急发布通知,要求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暂停营业。
中原证券也在研报指出,电影行业还未到走出疫情的影响的时候,乐观估计下,预计4月下旬才会有影院陆续开放,但完全恢复正常经营节奏或将需要等到下半年。
这意味着2020年第二季度,影视公司的业绩也好不到哪去,日子比2019年还难过。
头部影视公司日子尚且如此不好过,中小影视公司就更难了。
业务能力不太突出、实力本就不强的它们,
一边因为影视寒冬,很难拉到投资方来开启新项目。
另一边,各项固定支出却要照常支付,所以很容易熬不下去。
而即便手上有正在运行的项目,疫情下的停滞,也意味着前期投入的资金回收周期会拉长。
在这个过程中,资金链会愈加紧张,让其同样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于是正如我们看到的,2020年才过了一个季度,就有5328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
对于这些倒闭影视公司来说,疫情的发生更多的是加速了其“知难而退”的脚步。
这显然并不是什么坏事。
所谓“大浪淘沙”,那些投机取巧又或只想赚快钱的影视公司肯定会率先出局。
而能够很好生存下来的影视企业,一定是那些沉下心愿意给观众带来更多优质影视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