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让人疑惑的是刺刀卡榫座后方的环孔——从上文几张光照条件更好的图片可知,其表面处理工艺与枪管更接近,不像是护木上的零件。因为枪上已有专门的背带环,按照之前日本自卫队装备的步枪的特性,这个环孔很可能是用来安装脚架的——不过当前较新的步枪往往追求浮置枪管,把脚架直接安装在枪管上实在有些复古;加上和很多新枪一样,20式小铳也在护木下加装了“脚架握把”,这个环孔的作用仍然让人不解。
▲只要加工生产得当,可以一物两用,且较为坚固的脚架握把——这东西真的是全世界都爱用
除了脚架握把之外,此次展示的20式小铳,还安装有瞄准镜和榴弹发射器这两个附件。其瞄准镜是近来时髦的LPVO(低可变倍率瞄准镜),而其榴弹发射器则是一门“意大利炮”——伯莱塔GLX-160型。
▲LPVO(Low Power Variable Optic)是目前非常流行的瞄准镜
▲March 1-8x24 Shorty是一种日本生产的LPVO
▲GLX-160榴弹发射器,这个奇怪的意大利线条,其实更匹配ARX-160
▲GLX-160长着就是一副给所谓“FISH GUN”当附件的样子
另外,20式小铳的膛口装置比较大,从外形上看具备消焰功能;考虑到其安装连接部位的形状较为复杂,可能具备安装配套消音器的能力。
▲枪管与膛口装置特写
好了,看图说话大概完成了。20式小铳的公布本身相对平淡,比武器本身更有意思的,是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探讨——尤其是在日本网友中间。
比如,用PPAP来恶搞20式小铳。
当然,到底谁才是20式的“爹”这事儿还是有说头的:20式通过螺丝将枪膛固定在轻质合金(铝合金)机匣上,以实现减重的方法,之前的经典范例正是SCAR。
▲暴论:Masada/ACR的模块化,还是在于更换枪管极为迅速上,也就是说ACR的“灵魂”在于枪管下面的快拆杠杆——所以我认为20式小铳更像是瘦身的SCAR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网友在讨论一个老梗——20式小铳列装之后该在哪里绑胶带呢?这是因为之前在日自部队服役中的89式小铳,日常需要在各种容易掉落的零件上以电工胶带加固:
▲比如这样
▲比如这样
▲2013年,日自在加利福尼亚州与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就连橡胶训练模型上也有
总之,对于一个不会日语,高度依赖英语的人来说,日本所设计的自动武器总有一种。。。。。。meh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也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逐渐强烈。
而根据个人操作38式步枪的体验,其毛瑟式枪机头与击针挂钩待击(Cock on Closing)其实是相当好的组合。所以基于日产自动武器与非自动武器的对比,我又有个暴论:日本人在非自动轻武器上造诣相当不错。
回到20式上来,纯粹根据图片判断,20式小铳的种种细节,如枪托两侧都有背带环,拉机柄下方有一小段导轨,包括上下机匣与枪托的组合形式,都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没有折叠托就算了,这个枪托和机匣部分的组合形式也比较奇怪
当然,20式现在也只是进行了公开,尚未大量装备。如果在测试中对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自然具备绕过特定“坑”的可能性——总之,对这支“瘦身”SCAR现在就下定论,还是为时尚早了。
▲对网上关于20式小铳前后不平衡的指责,有网友进行了恶搞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