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影视剧的片名、字幕。现在大制作多了,但错字、丑字、差字也多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宋华平向大会提交了《再提让中国书法在影视银屏上重新亮起来》的提案,期望这种情况得到改观。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现象】 电视、电影的片名和字幕越来越离谱
宋华平说,上世纪拍摄的《红楼梦》《三国演义》《上甘岭》等电视、电影的片名和字幕,都是很优秀的书法作品,老百姓爱看,专家叫好。然而最近几年却变得越来越离谱,越来越差劲了。宋华平总结说,“变得越来越离谱,越来越差劲”主要表现在错字、丑字、差字三个方面。
说起“错字”,宋华平举例说,像电视剧《深海利剑》中的“海”字,看不出是“海”还是“渔”。电视剧《楚天传》中的“天”字,写成了“夭”,随意变形,不讲规范。还有很多电视剧中的人物旁白,错字、别字更多。
至于“丑字”,像电视剧《秦时丽人明月心》《绝代双骄》,片名张牙舞爪,乱涂乱画,所题片名风格和“丽人”“双骄”一点也不搭。
谈到“差字”,宋华平举例,像《我的皇帝陛下》和《半生缘》,片名就没有书法功底,软弱散乱。
“我打开多家视频网站,随意浏览一下,这些现象很普遍。”宋华平说,究其原因,一是主管部门不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二是受娱乐至死的影响,部分制作人没有精品意识,觉得好玩就行。三是受到电脑的冲击,不少从业人员已经很少手写汉字,对书法的审美水平下降,不了解书法艺术的标准。
【建议】 除了审查内容,更应该审查片名和题字
影视作品片名和字幕不伦不类,误导观众的审美。影视是中华民族文化走向国际的重要桥梁,片名和字幕书法水平的高低,影响讲好中国故事,影响文化自信。影视又是教育下一代的重要平台,片名和题字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青少年对汉字书法的认识及书写水准。
宋华平建议,提请全国政协书画室牵头对这个问题做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关主管部门在审查电影和电视剧时,除了审查内容,更应该审查影视的片名和题字。在制作影视片工作团队中增加或聘请书法专职人员,把这件事做好,做专业。增加书写质量高的字库存量,以便合成时有更多选择。
“去年我曾就这个问题提过提案,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复。但是,一年过去了,并没有改观。因此,我今年继续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宋华平说,期待这个问题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期待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让中国书法在影视银屏上能够重新亮起来,让影视的片名和字幕彰显出中国气派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