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疫期间一度遭遇“倒春寒”的影视业,正在“云端”迸发全新活力。专家指出,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及线下影院逐步复工,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布局影视业,“互联网+影视”将进一步推动影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和进步。
互联网企业进军影视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人民政府与腾讯达成合作协议,旨在通过高科技手段赋能影视产业,加速上海影视工业化与智慧化升级,引发业内关注。
互联网企业进军影视业并不稀奇。近年来,许多互联网巨头凭借其在用户数量、网络播放渠道等领域积累的优势,带动影视行业深度“触网”。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影视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和挑战,“互联网+影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网络视频消费增长迅猛。仅在2月,网民单设备月累计使用在线视频接近80次,比2019年同期增加23.2次,日均使用时长突破2小时,同比增长21.2分钟。3月以后,在线视频使用频率及时长继续提升。此外,今年一季度网络电影上线415部,同比上升22%;还有不少院线电影在网络平台上首映。
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企业普遍资金雄厚,且播出平台不受传统渠道规模限制,受外界影响相对较小。互联网企业“跨界”影视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低成本扩张,拉长行业产业链,增加用户黏性。
今年以来,不少短视频平台加速布局“长视频”领域。春节期间,一档贺岁电影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在线首播。3月,抖音文化(厦门)有限公司成立,电影和影视节目制作及发行是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之一。短视频平台“快手”关联公司也在近日新增包括“快手影业”在内的多条商标信息。
帮用户发现好电影
经历约半年的沉寂后,电影行业日前迎来期盼已久的复苏。7月20日起,全国影院已有序恢复开放营业。目前,一些互联网企业以产品及技术创新为抓手,积极赋能传统影视业。
近日,阿里影业旗下“淘票票”平台最新上线“快看”功能,汇集许多内容生产者制作的“解说电影”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进行用户画像,精准推送内容,帮助用户快速发现好电影。“刷视频根本停不下来!”一位用户留下了这样的评价。爱奇艺则在网络平台同步上映院线新片,用户可付费观看,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视听方面的高标准保障,使用户在家获得接近影院效果的观影体验。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影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