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及到创意头饰,加茂克也(Katsuya Kamo)会是大部分顶级设计师首先想到的名字,这位来自日本的发型师及化妆师,凭借其特殊才能与巧思所创作的独特头饰,在时尚界脱颖而出。他不被既定概念束缚,那些奇特古怪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在时尚表达中不断扩展着妆发的可能性,打破了日本的边界,被流传至了更远的地方,并在 20 多年间持续保持着吸引力。
在近日,我们获知了年仅 54 岁的加茂克也于 2 月份离世的消息,其死因并未向大众公布。匠星陨落,无从告语,这对于整个时尚行业来说,是一个震惊且不幸的消息。而我们或许应该了解一些关乎于他的故事。
一位追梦者
80 年代后期,随着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和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的作品首登巴黎时装周并闪耀于西方世界,这举足轻重的时刻给予日本时装行业带来了极大振奋与轰动,也正是在此时,生长于日本福冈县乡间,仍在读高中的加茂克也为之动容,他萌生了成为服装设计师的梦想。但这个决定未能得到他父母的支持,他们认为加茂更应该拥有平凡的工作和安稳的生活…
父母的疑虑并非全无道理,加茂所处的生长环境意味着他能够接触到创造性工作的机会极为有限。当时的加茂甚至不知道有专业设计类学院的存在,这一切使他不知从何处开始。直到他所认识的一位美发师朋友向他展示了美发工作,‘他是我能够接触到与时尚最相关的人了,我知道发型也是一种时尚,所以我想要尝试一下’。就这样,十几岁的日本乡村少年,找到了那个命运般的起点。
有着坚韧性格的加茂全身心投入到了美发工作中,不觉间的多年后,他成为了日本著名发型师田村哲也(Tetsuya Tamura)的助理,并跟随田村哲也的公司 Mod’s Hair 一道搬入了巴黎。对于这段经历,加茂曾叙述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像是北极熊…一只熊,从南方迁移到北方,往北走,就不会有捕食者,于是它们会忍受着严寒,并将自己从黑色变为白色只为适应环境。这需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需要完全改变自己,有些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我。。无法做到’。
倍加努力,但终未适应巴黎的生活,在那里待了近两年的加茂,于 1996 年返回东京,‘如果当时没有离开…或许我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人’,加茂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人生道路上的分岔口,但选择回国的他却遇到了那个让自己化茧成蝶的关键时刻。在东京,他结识了设计师渡边淳弥(Junya Watanabe),也正是渡边促使加茂以‘头饰设计师’的身份加入到时尚设计领域。接受《INFRINGE》采访的加茂曾这样回想‘有一次,渡边先生突然对我说“你也是一位设计师,不是吗?”我想了很久,回答他“对,我是!”,渡边先生是第一个让我意识到这点的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每当有人问起,从普通的美发到设计出超现实的雕塑头饰这一转变的契机,加茂出的答案也总是‘渡边淳弥’。自 1996 年以来,以为 JUNYA WATANABE COMME des GARCONS 制作秀场妆发为起点,加茂开启了自己的瑰丽设计生涯,而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几乎每一季他都会与渡边淳弥一起工作。
两人间的工作模式非常独特,因渡边淳弥坚信着创作自由环境下那不受任何约束的设计之美,于是直到大秀上演前夕,渡边总是刻意不将自己服饰系列的主题或任何详细资料告知加茂。‘通常我只会获得一个 Keyword,有时甚至连关键词都没有,我自己先开始动手做,等把作品拿给渡边先生看后,他会告诉我“是”或“否”’。
恰是如此情形下,他们建立了十足的信任关系。即使有人提醒渡边,加茂所设计的发饰有时看起来甚至比服装还要更突出时,渡边仍坚信着无拘的创造力,并凭借无与伦比的整合能力在自己的秀场中将所有创意元素完美汇集在了一起。
‘我尊重他的作品,他是一个会不断追求突破与创新的同僚’—— 渡边淳弥
(摘自《GASBOOK 29 KATSUYA KAMO‘100 HEADPIECES’》)
于是我们在 JUNYA WATANABE COMME des GARCONS 05 秋冬秀场看到了将藤编帽解构所打造的硕大花苞发型,在 07 春夏系列将发丝层层叠加而如雕塑品般的疯狂造型,在 08 春夏秀场上那融入镜面材质而诞生的后现代玛丽安东奈特与 08 秋冬系列中引来万众瞩目的尼龙异形包裹头饰,在 2014 春夏系列中,甚至还有着与服装结合在一起的妙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