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属于医疗行为,提供‘灌肠’服务的经营者需要医疗机构资质,提供服务的人员需要有医务人员资质。”北京君都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法律部主任张文波律师称,若灌肠服务者在提供灌肠服务时,未遵循相应的诊疗规范并造成消费者肠穿孔等人身损害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人身损害侵权赔偿责任。若服务提供者不具有相应诊疗资质,则除民事赔偿外,还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如造成顾客死亡且为直接、主要原因的,则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他表示,《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得含有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的内容。因此,若店铺夸大宣称灌肠能够防癌、减肥、排毒等疗效,则涉嫌构成违法医疗广告。
在陈文璞看来,很多不科学的减肥方法,都是急功近利、不靠谱的。经他20多年的从医经历总结,减肥的道理再朴素不过——饮食均衡、合理运动、作息规律。过度肥胖影响生活时,再考虑用药和手术。
他认为,在有关部门加强对美容机构的监管之外,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非常重要,也很迫切。“想要维持肠道健康,灌肠绝不是一件长久之计。减肥还是要回归生活本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身体的掌控权交给自己,才不会栽跟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