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2月27日电(见习记者 谢盼盼)27日,在浙江杭州安华幼儿园的操场上,一改平日里的热闹,近50位披头散发的孩子端正坐在幼儿园的小板凳上,这不是接受老师的批评,而是等待父母给自己扎个创意的马尾辫。
记者了解到,这是杭州安华幼儿园在当日举行的创意马尾辫发型涉及秀,而正是杭州安华幼儿园的老师们用扎马尾辫的方式,给家长上了一课。
“我爸爸给我扎头发。”7岁的萱萱今天特别开心,她手上端着一盒各种颜色的塑料绳子,需要时就递给自己的爸爸。为了塑造一个美丽发型,萱萱一动不动地坐在凳子上。
“女孩子总是知道自己要扎马尾辫的时候最乖了。”看着爸爸扎头发一脸严肃的样子,扎小辫能手的萱萱妈妈笑着说,她也帮着爸爸按住萱萱多余的头发。
而这样爸妈为孩子共同扎一个马尾辫,还是萱萱从记忆以来的第一次。
除了爸爸扎小辫子外,不少孩子还是选择了妈妈扎。“妈妈轻点,你扎痛我了。”当天,还是有不少小朋友抱怨起家长因为手法不熟练而扎疼头皮,惹得家长们抱歉连连。
左边头发扎起,右边的头发松下,一位孩子的妈妈纠结着怎么给孩子扎马尾更加好看,她告诉记者,自己由于工作忙,平时孩子的头发都是奶奶扎的比较多。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因工作忙甚至连给孩子扎马尾都没空的父母也不在少数。当天不少家长在同台竞技时,连给孩子扎马尾的手法都是生疏的,让他们觉得十分内疚。
“我也想扎。”读小班的程程头发不长,但她却渴望能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能够扎个马尾。“我以前还不知道我女儿喜欢留长头发,现在才知道原来她想留长发,是为了扎个马尾辫。”她妈妈不无歉意地说。
还有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妈妈看着孩子梳完马尾后的笑容后也感慨,自己平时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杭州安华幼儿园的教研大组长吕雅说,该园孩子的家长基本以新杭州人为主,很多孩子刚来的时候,普通话不标准,家长在教育理念上也存有误区,很多小孩子是岁数大了才来父母身边,行为习惯比较差。
吕雅认为,家长给孩子们扎马尾辫,绝不仅是设计发型这么简单,这是让家长与小朋友合作,让家长觉得教育并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而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过程中,也让孩子们感受父母的疼爱,增进亲子关系,才是此次设计秀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