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区域相对封闭,员工子女就业十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矿山的稳定与和谐。于是,他就想着尽最大努力为矿上分忧 ,并把多带徒弟作为为矿分忧的具体行动。他想,自己多带一个徒弟,让徒弟学好本领,走向社会,自谋职业,就可以为矿上多减轻一点负担。
主意一旦拿定,张喜德就开始不断收徒弟。只要愿意给他当徒弟他都收。张喜德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徒弟,每天都要抽出两小时时间给他们讲电子技术基础及家电原理。他带徒弟有信心、有爱心、有耐心。遇到特别难带的徒弟,他也不灰心、不放弃,一定要坚持把徒弟带出为止;遇到学习厌烦、想打退膛鼓的徒弟,他就用爱心做徒弟的思想工作,与家长一起做徒弟的思想工作;遇到悟性不高、基础较差的徒弟,他就手把手地教,反反复复地教,直到徒弟学会为止。
由于张喜德性格好,平易近人,对徒弟像对亲人一样,而且特别下辛苦,许多人都愿意给他当徒弟,许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交给他。这样,他的徒弟就越来越多。20多年来,他先后带出了近40个徒弟,其中多数是本矿员工子弟。他带的徒弟个个都技术过硬,这些徒弟有的参加工作后已成为矿上的机电大拿,他的徒弟牛宏在掌握了一技之长后,返回到生产一线成为生产技术骨干;徒弟王爱民靠学到的本领从云冈矿调到东周窑后,由机电大拿变成机电队长。有的进入彩电厂家售后服务中心搞维修,有的自己开家电维修站当起了老板,还有的到外地去闯市场。最近,他又筹划与矿有关部门配合搞培训,培养一批精通弱电的电工大拿,解决矿上电器技术员工短缺的问题。张喜德带徒弟为矿山减轻了就业压力,受到了许多人的赞誉,也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
无私服务群众 赢来社会一片赞誉
■ 张喜德掌握了过硬的电器维修技术,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大家。他运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常年累月地为集体、为群众服务。单位的许多电器设备出了故障,不管是份内份外,他都积极主动去维修,经常废寝忘食,从来不计报酬,不讲代价。
单位组织便民服务活动,他每次都要参加,用他的技术为群众修理各种电器,30年来,参加了150多次党员便民服务活动,为群众维修了不计其数的家用电器。矿上组织大型活动需要提供音响方面的技术,一些单位电器出了故障,只要找到他,不管亲疏远近,他都要尽最大努力帮忙。他还经常把自己的家用电器拿出来,为集体开展活动提供服务。
对待单位、集体热情服务,无私奉献;对待普通群众,张喜德同样是倾注爱心,无私奉献。单位同志的家电坏了找他,街坊邻居的家电坏了找他,一些不太熟的人的家电坏了也找他。找到他,他都认真对待,热情服务,无私奉献,而且不怕吃苦。由于家电更新特别快,再加上有的人把图纸丢了,张喜德在给群众维修家电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他都靠着一股拼劲克服困难。一次,他为了维修一台无图纸的彩电,反复琢磨,吃饭都发呆,妻子只好把他的饭碗拿走,让他专心想问题。30年来,张喜德坚持不懈地为群众义务修家电,平均每天为群众修大小家电1台件,仅今年以来,就为临近单位13名员工维修彩电、冰箱等大型家电16台。
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遇到有特殊困难的员工群众,张喜德不仅不收取辛苦费,而且连配件费都不收。30多年来,他为群众维修家电补贴配件费已达4万多元。
为单位无私奉献,为社会无私奉献,为群众无私奉献,张喜德的行动让有些人并不理解。有人认为:现在已经搞市场经济了,人人都在围绕钱转,还像过去那样讲奉献太傻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喜德都会说,为了大家,我愿意这样做。
本网特约记者:张贵 编 辑:徐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