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的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全国年产剧集1997集,经过1995年、2000年两次倍增,2003年已经破万。著名导演尤小刚曾公开表示,每年电视台买片子花费不超过40亿,而13000集电视剧制作成本最低要50亿,大量风险资本的流入,令电视剧市场的发展速度激增。
但目前每年全国电视台只能消化8000至9000集电视剧,面对1.7万集实际产量,每年差不多有一半的电视剧无法播出。
“根本上电视剧产业是B2B模式。”冠群驰骋董事长刘广东对记者说。
中国电视剧发行渠道一般有两条,一条是制片方直接卖给“最大买家”——中央电视台,优点是制片方省时、省力,但发行价格上不去。另外是自己做全国发行,与各电视台谈判,发行周期长、风险大,而且发行人力成本又比较高,好处是发行价格高很多。
“现在电视台与网络的购买价格此消彼长,而电视台是电视剧产业最大的收益获得者,相反,投资者的收益是有限的。我们业界估计,看似庞大的电视剧市场,真正盈利的并不多,至少每年有10亿元打水漂,影视公司被收购,至少在产业链层面可以扩展,至于与其他产业的资源整合与融合,还要看未来的发展。”以上大唐辉煌知情人士表示。
业界人士表示,相对于阿里、光线等文化产业战略布局,一些跨行业企业的压力并不小,但收购影视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引起眼球效应。
中南重工拟作价10亿元收购大唐辉煌的公告出来后,公司股价连续几个交易日涨停;湘鄂情也是如此,发布公告后股价大涨。
做好内容是关键
以阿里巴巴为例,2013年1月,阿里巴巴旗下的音乐事业部收购音乐网站虾米网,金额未披露;4月,以5.86亿美元买入新浪微博18%股份。2014年2月,阿里巴巴以10.45亿美元100%拿下高德软件;3月,阿里巴巴62亿港元获得文化中国60%股权,此后,另一大互联网巨头腾讯(00700.HK)在文化中国的持股量将由8%摊薄至3.2%。
而腾讯目前52%的盈利点来自于网络游戏,百度在音乐、网络文学、视频网站方面则早有拓展,优酷自己参与投资影视剧。
“文化产业在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文化业态将是延伸的最好突破方向。这几家很明显,渠道不用说,就是向上游拓展,走全产业链发展之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
对于“压力”之说,几家上市公司虽未正面回应。但在预案里,中南重工坦言,如果未来电视剧的制作成本继续攀升,而发行价格不能同比上涨、艺人经纪和植入广告等业务不能有效开展,大唐辉煌存在利润率下降的风险。
“中国文化产业3年前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以前是以渠道为主,通过这两年的发展,随着院线和视频网站的增长,又开始回归内容建设。” 赵思城表示。
“无论是收购还是被收购,市场会有一个理性回归的过程,就电视剧生产而言,存在生产与消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通过一定时间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是影视剧公司最艰难的时候,挺过去就好。” 他告诉记者。
近日在圈内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一剧一星”,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或许是好事,因为以往财大气粗的电视台就几个,如果一剧一星,使得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自然就可以提升。
“如果这个政策能够实施的话,必然一个趋势是电视台要参与到投资里来,这样是好是坏很难说,如果投资是在基于一剧一星收视人群的大数据之上去定制制作电视剧,还是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益处的。当然,现在一些影视公司已开始参照大数据进行影视剧的创作。”该知情人士表示。
“大唐辉煌目前在年产10部影视剧阶段,依靠这种模式结合艺人经纪业务,未来两年还能保持一定的成长性。但王辉必然考虑更长远的发展。” 赵思城表示。
业界人士估计,大唐辉煌应会借助资本力量进行产业链条上的收购。
制图/蒋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