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丽推荐了雪梨猪肺汤,“秋天以养肺为主,中医侧重以‘形补形’,以猪肺为主的汤类对养肺有比较大的益处,而猪肺煲汤的经典搭配是雪梨”。另外,特别是老年人咳嗽,肺器官疾病比较严重的话,在深秋,即10月末的时候,可以用川贝炖雪梨,这是润肺止咳的好药膳。
粥食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周书》中即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根据祖国医学“药食同源”之说,以药粥食补,既可保健养生,又对治疗疾病有辅助疗效。“秋季早上喝一碗粥是比较好的。”范丽丽表示,夏秋交替之季,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可见,粥已然成为这个季节调节脾胃的最好饮食。
水果
此外,芹菜在经过人体肠内消化时可以产生木质素,这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有效抑制肠道内产生致癌物,并加快粪便在肠内的运转时间,让肠道快乐起来,并保持健康的运动节奏。芹菜对女性来说也是一大福音。芹菜可增强性机能,使女性恢复青春,常吃还可促进女性荷尔蒙分泌,改善月经不调和更年期障碍,保护肌肤弹力。“芹菜凉拌或者炒木耳都不错。”潘小霞建议道。
甘蔗有清热、润燥的功效
吃梨能清热降火
“秋天可以吃一些柿子。”潘小霞称,柿子属于寒性水果,味道甘涩,入肺经、心经、大肠经,其药力作用对肺、心脏、大肠这些器官有清热、润肺、止渴的作用。吃柿子以吃晒制过的柿饼为佳。柿饼最适合肺燥咳嗽、干咳少痰、喉干咽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者食用。
若是在粥中加入山药或者茯苓等中药,效果就更好。值得注意的是,山药和茯苓适合一般人的体质。湿热体质的人可加茯苓,阴虚体质的就以加山药为主,一般人群可以同时加入这两类药材熬粥,每个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所偏重。
对于养肝护肝,有两样粥比较适合,一种是猪肝鸡蛋粥,每天或者隔天食用有补肝明目的功效;另一种是杞子粳米粥,对肝肾亏虚引起的视力下降、两眼昏花的人群很有帮助。
百合莲子粥也不错,它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的功效,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的人群特别适用。
粥品
中秋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这个家人团聚的节日里,很多人都计划着多吃大鱼大肉,或者多吃几个月饼。然而,中医专家提醒市民,节日饮食要荤素搭配得当,荤和素四六成搭配是比较合适的。此外,节日期间吃水果也较为讲究,可食梨、柑橘、柿子等新鲜水果。
素菜
常喝红薯粥可预防高血压
“荤和素四六成搭配是比较合适的。”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中医学养生保健专家范丽丽表示,初秋的天气较为燥热,不适合过早进补,等过一段时间就需要适当多吃一些肉类贴秋膘,但在中秋节前后还是建议市民的饮食以清淡为主。
下期养生预告
鸭汤可滋阴润肺
秋季干燥将梨炖着吃很应景
另外,还可以多吃柑橘。柑橘属于凉性水果,味道酸甘,具有生津、止渴、利尿、解酒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常食新鲜柑橘,可防癌,并可使头发黑亮秀美。
“雪梨类的食品都有利于滋阴润肺。”范丽丽表示,例如雪梨银耳粥就能滋阴润燥,适合皮肤干燥、容易咳嗽的人食用。
潘小霞表示,水果虽然营养丰富,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糖等物质,但是吃水果也要注意分清不同的性质。梨味甘微酸,对肺和胃大有好处,很适合秋天吃。但梨有生食与熟食之别,吃生梨,性凉,善于清热降火;煮熟的梨性平(指药性平和,不寒也不热),功效在生津滋阴。“炖梨吃较适宜”, 潘小霞给出了个方法:将一个梨掏核,放入冰糖,隔水炖15分钟后就可吃梨、喝汁。 但脾胃虚寒、风寒感冒的人,经期妇女及寒性痛经者,不宜生吃梨。
“现在市场上很多水果都上市了,看来中秋节期间我要多吃一点水果了。”市民李女士说。多吃水果,也是节日期间健康饮食的一部分。但中医专家指出,吃水果也有讲究。
秋季阴虚燥热比较多,中医专家提倡多喝滋阴润肺的汤,煲鸭汤在滋阴养润方面要比鸡汤好一些,有沙参、麦冬这两样食材为主打的汤利于养阴。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也可以在其中加点西洋参。但如果市民煲汤要加桂圆的话,就要谨慎一点了,桂圆比较热气。
而潘小霞推荐了海带炖老鸭子汤、杏仁白菜猪肺汤。潘小霞表示,鸭子有滋阴补血的功效,而且八九月份的鸭子正好肥瘦适宜且口感俱佳,加上海带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硫胺素、核黄素、硒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既可以增强人的免疫,还能起到抗癌作用。
“难得全家聚聚,当然要多吃点荤菜了。”市民何先生说。然而,中医专家提醒市民,为预防饮食“节日病”,在中秋饮食上,市民要注重均衡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