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学开学之际,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日前,记者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时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8月26日《新闻晨报》)
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幅削减课程总量,是契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循序渐进学习规律的务实举措。小学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初始阶段,就像人生刚起步时步子不能迈得太大、要求不能太高一样,属于启蒙性质的一年级语文教材,内容理当简单易学、识记量较少,不宜难度过大和负担过重。就如古诗尽管意境优美,但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讲,毕竟跟现代汉语有一定距离,孩子们会感到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少年儿童除了学习,还应拥有快乐自在的生活。课文内容难度较大或学习负担过重,孩子们为了完成学业,必然要严重挤压课外时间,无暇看月亮、数星星,也没有精力叠纸船、放风筝……如此这般,如何放飞梦想,展翅飞翔?
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小学只是打基础阶段,此时除了掌握学习方法,更须培养学习兴趣。教材难度大或者负担重,都会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删除教材中超标或者不太符合孩子认知理解水平的内容,是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最好体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教材改革的同时,笔者更希望现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也要加快改革,不然,即使教材内容降低难度,减轻学生学习任务,学校老师和家长仍会坚持“课内损失课外补”,通过各种名目的补习班重新将孩子“套牢”。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应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民族未来出发,为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促进孩子长远发展做出努力,让自由快乐成为孩子们年少时光的主旋律。
(作者单位:平湖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