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贸易的日益频繁使得我国的影响文化逐渐走向世界,逐渐与世界先进影视文化产业生产贸易相接轨,同时一些国家的优秀影视作品传播到我国,在贸易往来中,通过影视作品,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更加了解了各自国家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交流,使各国在交往中注重彼此之间存在的文化个性差异。
我国的影视文化的发展,从历史上来看,影视剧的出现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我国处于军阀割据的局面,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民主的国家机制。我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出现于1905年,这要比西方国家晚几十年,那时影视作品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不具有商业属性,直到上世纪的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影视产业才开始起步,才开始进入到正常发展的轨道,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开始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开始在影视文化方面的贸易交流。
就影视文化产业出口方面而言,目前我国影视产业在海外的市场话语权还不够,国产电影缺乏平台和渠道。除了要加强建设平台、渠道外,还要对影片生产有更高要求,开拓海外市场需要更大的力气和资金投入,这一国际化战略不仅需要政府支持,也需要企业支持,更需要国际环境。与海外公司纷纷在国内设立分公司不同,目前国内从事影视作品海外发行业务的公司大多规模较小,而营销方式、宣传策略也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如果想获得海外市场,就需要针对当地制定因地制宜的营销方式,加入当地元素,让海外观众更易接受,使得相关作品的信息传播效果更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为了获得国外市场,现阶段不少影视公司纷纷实施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如万达通过收购北美第二大院线AMC、澳大利亚第二大院线Hoyts以及美国传奇影业,来获得海外的影视制作经验,扩充自身在海外的营销发行渠道。此外,部分影视公司也纷纷在美国等地设立分公司,或是采取与海外公司合作制作影视作品的方式,以此了解并逐渐进入海外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甄嬛传》和《芈月传》的导演郑晓龙也在上月表示,现在正在研究如何迎合全球市场,并将拍摄中国第一部中美合拍电视剧。
此外,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资金纷纷涌入,一方面使得拍摄制作技术大幅提升,但同时也出现逐利的情况,影响到作品的质量水平。但对于一部影视作品而言,若想获得观众认可关键还是内容质量需要过硬,尤其是进入已经拥有高度发达并成熟的工业体系的美国等市场,在剧情安排、拍摄技法、后期制作等方面均需保质保量,凭借过硬的质量在海外市场逐步提升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