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发展迅速的中国电影市场成为焦点,业内人士在此聚焦中国电影未来发展。
未来十年是中国电影市场一个大爆发的十年,这已成为业界共识。在经过整合之后,中国电影市场在题材、内容、票房等方面,都会迎来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
泉州是一座文化古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和富集区,有很多的故事和传奇,文化资源丰厚;泉州又是品牌之都,民营经济发达,能为泉州的电影发展提供强力支持,泉州的电影将大有可为。
电影市场步入调整期 正是泉州影视发力好时机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引发全球关注,在本次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发展迅速的中国电影市场同样是焦点。
从2003年至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一直保持年均35%的市场增长率,2015年票房更是高达440亿元,同比增长48.7%。但在2016年,中国全年票房止步457.12亿元,同比仅增长3.73%,创下电影产业化以来的最低。在“拐点论”、“调整期”的质疑声中,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走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有业内人士认为,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飞速发展,电影行业进入一个良性、合理的调整期是正常的。从影12年的嘉映影业董事长覃宏见证了中国电影行业从9亿元到450多亿元的发展历程。他说,在国内票房和银幕数增长的背景下,观众观影审美的标准越来越成熟,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国产电影数量众多,但是整体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这个时候的电影公司需要非常清醒,不要盲目仓促去做一些电影,各个行业都有一个飞速发展后的调整期,经过调整,中国的电影会越来越好。
也有业界人士认为,这个拐点其实是一个增长模式的拐点,同时是生产模式的拐点。恒业影业总裁陈辉认为, 2016年中国的票房出现了缩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大家可能非常关注电影市场背后的票房数据,从而忽略了电影产业内部的创作,实际上电影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内容,只有做好内容才能让一家电影公司长期屹立不倒。2016年应该是一个生产模式的一个拐点,进入到2017年,电影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多的电影票房将来源于几个重要的档期,每家公司都应该考虑,在不同的档期中生产一些更有品质的电影,做大整个电影市场。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放缓,在不少影视界人士看来是合情合理的。万达影视传媒总经理蒋德富认为,电影行业在连续几年高速发展之后,管理体制是需要有政策调整的。电影是一个链条的行业,从剧本策划开始,到制作、营销、宣传、发行放映等是一个产业链,这里有很多的管理措施没有跟上,有很多产业发展准备不足的东西,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我特别希望这个市场在缓冲一下之后,积攒一些能量,让我们更青春,让我们为接下来的冲刺做好准备。”他表示,观众人次在增加,就意味着这个市场没有缩小,如果人次减少,将是一个很可怕的信号。
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泉州的一些民营资本逐渐流入电影产业,开始涉足电影的生产制作、发行,再到电影产业的终端电影院整条产业链。“在电影产业的终端影院,民营资本较为活跃;在电影的生产领域里,泉州民营企业家站在岸上喊话的比较多,而真正跳到水里的则比较少,这就使得泉州的电影业发展缺乏资本的强力支持。”电影制片人杨平表示,泉州民营企业家胆子要再大一点,电影业的水怎么样,不能仅听别人的道听途说,只有自己跳下去,才能真正体味深浅。
“泉州电影市场的开发率只有10%,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海视(福建)影业董事长辛小骥认为,泉州的电影市场还属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国内电影业进入调整期,正是泉州电影市场厚积薄发的好时机。
网络电影为本土影视公司提供沃土
网络电影一般指时长在60分钟以上的新媒体电影,比普通的院线电影成本低,制作周期短,以故事为核心,不依靠大场面特技。相比院线电影,网络电影成本较低,因此对于传统的电影公司来说,网络电影带来了新机遇。
蒋德富认为,“当下的视频网站,对内容和品质要求高。电影人用电影的思维方式去拍网络电影时,一定要注意迎合市场,与网络视频观众的口味吻合。得跟上时代,用观众的思维,观众的标准去做。跟上了市场,才会有更好的东西出来。结合互联网把内容做足,才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淘梦控股CEO阴超认为,网络电影受众中有大量的年轻人,他们的年龄段和院线受众相似,多为“90后”,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消费娱乐时间。基于这类型的人群,应该给他们一些更新奇的内容,制造一些新的观影刺激点。陈辉说,网络电影填补了院线电影缺乏的内容,院线电影的内容不够多元化,恰恰可以由互联网做补充,“中国电影需要类型多元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年给观众奉献不同类型的电影,端上不同口味的菜,让观众去品尝。”
在泉州,网络电影为本土的影视公司提供了机遇,比如《美人鱼前传》不仅为拍摄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打下了基础。
“网络电影为新一代影视创作人才提供了新的机会。”青年导演杨木生说,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网络电影可以成为院线电影创作人才的跳板,给予年轻创作者锻炼的机会,互联网的互动评论、弹幕传播,可以很好地反馈观众感受,帮助他们及时地调整一些创作思路,帮助未来的创作更加市场化。
“网络电影给予了电影作品更多的生存空间。”影视公司负责人周将哲认为,网络和院线电影应该是携手共进的。电影始终是内容产业,故事内容第一,质量第二,在保证内容和质量的前提下,电影是可以跟网络互动的,线下播完线上继续播,小体量的电影质量有保证,也能得到关注。同时,互联网首映、付费点播,也是在另辟蹊径寻找更多生存空间,并有盈利的可能性。
合拍电影寻求文化共鸣
中外合拍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影国际董事总经理、著名导演唐季礼指出,合拍片对电影发展的帮助很大,合拍片可以把人才资源全球化,在科技运用、讲故事等方面更加成熟。中国电影未来有很强大的本土市场,意味着有很多资金涌入,随着经验的积累,相信可以带来新的提升,实际上好莱坞当年发展也有这样的过程。
技术是合作中最容易的层面,真正困难的是与不同地方的观众产生关联,让他们都对片子有感觉,产生不同文化间的共鸣。Golbalgate娱乐公司执行主席William Pfeiffer说,如今全球化趋势在娱乐行业得到充分体现,产生很多机遇。然而,好的故事仍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电影人找到不同文化的相通之处,以最具精髓的方式讲述。他认为,有些语言和情感是人类所共通的,可以跨越文化和市场的阻隔。为此,在选择团队成员时就需要更用心,最重要的是找到有热情的人,他们要全身心投入,顺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