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国:她很喜欢孩子,在病房看到有生病的小孩,老让我把小孩叫过来。胜兰因为大地震失去了生养能力,我们没有小孩。1985年的时候,我就给她买了一个布娃娃,我当时挑了一个品质最好的,要100来元,还给它取名叫“盼盼”。我总共买过十多个吧,每个都有自己的名字。当时取名叫盼盼,就是想让她有一天能站起来吧。
记者手记:
广州日报: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
医生说她只能活3个月
我见了面,就感到她很切实。实在当时空军并不轻易找对象,一是长期随着军队,照顾不了她;二是当时空军飞行危险很大,保险难以保障。我看中她,是由于她是从空军大院里长大的,从小对飞行十分懂得,对飞行员的平安情况也很明白,她同窗嫁了飞行员,就是因为飞机出事逝世的,在这种情形下,她还抉择了我,我晓得她是很真心的。
广州日报:你当时自己的择偶尺度是什么?
广州日报:现在你妻子的情况如何?
闫志国:飞行员找对象,外貌并不是斟酌的前提。第一是政治条件,政治条件不外关,外貌再好也不行,这就要领导把关。我们找对象,也爱好找部队的,不爱找处所上的,因为我们部队老是调防,如果找了地方上的公务员或者老师,她们为了我来换工作,在当时是很艰苦的。
闫志国:不是,我们原来盘算,7月28日要回廊坊老家探访父母。本来筹备直接从部队走的,但我们觉得从部队走,坐车不便利,胜兰就提议,晚上先到唐山市区住去,她家在市区有一间平房,正巧那天她爸爸下部队了,房里空着没人。于是我们下战书4点多的时候就从部队动身了,我还记得很清晰,走的时候我顺便和部队站岗的人打了召唤。
这时候天下起了大雨,胜兰又发动了高烧,我们师政委赶紧给医院打了电话,因为是师里面的自己人可以关照下,但直到3天之后,我们才转到北京的空军医院,一进医院,医生就打点滴消炎。拍了片子后,医生发现她颈椎破碎性骨折,颈椎错位了。医生先做了颈椎的牵引手术,一个月以后,医院又在骨折的地方装置了内固定钢板,但她当时肩膀以下几乎是毫无知觉的。
广州日报:你妻子当时是什么情况?
来到闫志国度,最让人激动的是他从床底下抽出的一个胡桃木色的小匣子。这是闫志国的“法宝”——他与张胜兰的所有函件,这些信有他俩谈恋爱时的,也有张胜兰受伤后,闫志国在出差途中写给她的,信都按年份,一年年地用大信封装着,已经填满了全部匣子。
闫志国:很严峻,王主任(医生)说,她的中枢神禁受损,是很难恢复的,其实就是高位截瘫了。我问王主任,她还能活多久,王主任皱着眉头不答复。我就说“一年?”他摇摇头;“半年?”他还是摇摇头;“总不成三个月?”医生拍板了。
一个装满信封的匣子
过了一会儿,我所在的部队团第一时间到了这儿,开始了救济,但当时连水和电都没有,更没有药,电和水没有,我们只能用一辆卡车“咣咣”地把胜兰送到师部,没想到,师部也是个灾区。
闫志国:她刚开始有过这种主意,甚至也劝我离婚,让我再找一个,但我觉得,分开她之后,她哪还有活下去的勇气?连带我活着也会没意思。
原题目:震后四十载 痴守瘫痪妻
400多封信造诣的婚姻
广州日报:你当时的工作应当很忙,怎么抽时光来照顾她呢?
这件事,最让我追悔莫及,因为部队的营房在地震的时候一间没倒,但我们却偏偏往受灾最重的市区去了。
从只有眸子能动到写小说
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翻开大门都是废墟,出不去。后来我就开了窗户,从窗户上把她搬出去。当时她也不出声,或许过了半个小时,她睁开眼睛,直喊脖子疼。我的脚不是也受伤了嘛,地震之后,我就从家的废墟里拿出碘酒,往她伤处抹,正凡人在伤口抹碘酒是很疼的,但她却没啥感觉。
1976年7月28日,一场从天而降的大地震,将几乎整个唐山市区夷为平川。当时结婚仅仅5天的张胜兰,被石块砸致颈椎骨折,从此高位截瘫,失去了自理才能,但闫志国却精心照顾了她40年,不离不弃。
闫志国:听完之后我挺惧怕的,她这么年轻,婚姻生活才刚刚开始,就是两架飞机比翼齐飞,成果一架飞机刚到跑道上,还没腾飞就坏掉了,这着实是挺繁重的打击,未来人生途径怎么走,她突然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真是太残暴了。
广州日报:当时医生怎么跟你说她病情?
广州日报:家里出了这样的变故,引导还释怀让你开飞机吗?
闫志国:固然她仍是没能站起来,但唐山大地震中高位截瘫的病人,她确定是活得最久的一个了。刚地震时,她整个手都是没感到的,除了眼珠子,哪儿都不能动,经由我们这么多年的锤炼,她已经能够提起笔用左手写字了。她无比喜欢文学,住院的时候,我几乎隔几天就到藏书楼借小说给她看。
婚后5天赶上大地震
广州日报:听完之后你是什么感触?
闫志国:地震是7月28日清晨3时42分的时候产生的。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地光”。地面就像打霹雷一样,“咔啦”一响,冒着蓝光,照得人特亮,而且声音特别响,当时外面还有人喊,认为是苏修扔原枪弹了。
1974年,我才和胜兰第一次会晤。那时,空军有纪律,25岁以后才容许谈恋爱,27岁以后才干结婚,当时部队的政委给我看了张胜兰的照片,我认为还挺难看,她当时在福建火线当护士,加上她的父亲也是空军的,对我也比拟熟习,所以我和张胜兰树立了接洽后,就开端通信。
闫志国:当然记得,1976年7月23日,我们在唐山郊外,我的部队里,举办了一个很简略的婚礼,连照片都没有拍,更不会讲求特别去挑个好日子,我主要以工作为主,不飞行了,她也有闲暇了,大家就过来结婚。
新婚5天遇唐山大地震 妻子高位截瘫 飞翔员丈夫不离不弃
闫志国:我当时真实 未审不铁心,也到处投医问药,1977年我们转院去了天津464医院,让医院主管外科的副院长过来看了看,他照了电影觉得,中枢神经还没有完全断,还有一丝丝连着,但做了探查术后,医生发明她中枢神经的色彩变了。医生跟我打了个比方:同样是恢复,如果人手上脚上的神经恢复要花1天,那么中枢神经就要花100天。我想都说伤筋动骨100天,这样一算,那她大略25年后,就会好了。先前说是3个月之后会死,之后是25年后恢复,我突然就有了盼望。
广州日报:40年来,她有没有特别伤心的,甚至有过轻生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