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军勇
昨日,记者从永康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5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7.71亿元,同比增长9.6%。带动全行业增长的主要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总量占比为15.9%),增幅达到184.4%。其中,今年新增的3家影视公司带动该行业提升165.2%。
今年以来,永康把调整经济结构、深挖市场潜力、培育新兴行业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线。规上服务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状态,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永康全市19家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共涉及3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87亿元,增幅高达44.7%。从行业上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增长,增幅分别为184.4%、1.1%。1~9月数据资料显示,营利性服务业行业结构也出现变化。之前永康市营利性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量最大(占60%以上),今年1~9月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量逐渐持平,主要原因是几家新开业企业发展迅速,导致行业结构调整。
此外,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2%,增长点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同期分别增长184.0%、96.4%、111.8%。
记者了解到,永康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道路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商务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等少数几个行业,产业层次较低、结构单一,抵御政策变动因素、经济下行压力等风险能力弱。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始终占全市60%以上。近年来,高附加值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规模仍然偏小,永康目前还没有符合纳入统计标准的企业。
1~9月调查资料显示,不论是营业收入还是营业利润,增速最快的依然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尤其是新入库的3家影视企业,营收占该行业比重的58.1%,该3家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该行业的整体水平。但是,一旦这些企业出现业务下滑,必定会使整个服务业结构产生影响,因此要谨慎看待近期行业结构的转变,继续发展好符合永康发展的商务服务业。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是未来永康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业内人士表示,政府应当通过奖励、提供信息支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服务业企业科技创新,为社会和市场生产出科技含量较高的与互联网、云计算、云服务相关的新兴服务产品。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理念新、商业模式新、服务手段和产品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对于企业而言,要强化开放意识,建立人才引进、开发和共享的绿色通道,积极吸引、聘用服务业新型和专业人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整个行业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