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职场】演讲靠讲故事,那如何把故事讲得好? 来源:安徽工商管理学院MBA 2016-11-21 14:41 点击量:
【MBA中国网讯】我们都知道演讲要讲故事,但这个故事怎么能够讲得更好呢?我在开始研究演讲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公式,这个公式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我们的中学老师,我们的小学老师,甚至是我们的小学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是故事?就是五个W和一个H:
举个例子,前几天小学生李钢蛋(PS:这名字有点硬)在他上学的路上扶一位老大娘过马路,被校长偶遇了,后来李钢蛋因为这个事迹被评为了三好学生。
你可以用五个W一个H来衡量,当我去讲一个故事的时候,这几个要素是不是齐全了,如果齐全了,那么OK,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比较饱满的故事。拿上面的例子来说:
何时——前几天;何地——上学路上;何人——李钢蛋;
何事——扶老大娘过马路;为什么——因为这个事迹被校长看到;
怎么样——钢蛋被评优了。
另外一个,我通过另外一套模式来证明,这个故事怎么饱满,就是:
几乎所有的故事都会有背景、主题、角色、情节。
背景:在背景中,我们要交代这个故事发生了什么,时间地点是什么。
主题:尤其是主题。演讲并不是发生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那么简单,而是你的核心点要让观众去抓住,你到底要讲什么,你要有一个主题。
角色:主角是什么,配角是什么。
情节:情节就是谁做了什么,有什么结果。
再举个例子: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背景),再次发生了三好学生李钢蛋的的优秀事迹(什么?又是李钢蛋?这就是主题和主角!),这次的受帮助者是隔壁村的王大娘(配角),情节……..(额,这次你们自己脑补吧)
第一个是五个W一个H,第二个是背景、主题、角色、情节。
我可以通过这个东西去让我的故事更加饱满,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配方。但是其实这两个,作为我个人我很少用,我一般用第三个。
第三个其实很简单,就是七个词,就是:
七个词。我用这七个词去打量,当我去讲一个所谓的我认为的是故事的时候,是不是有这七个,不一定全部都有。
目标、努力、阻碍、意外、转折、结果、结局,可能会出现几个,这个故事就足够饱满,就足够的打动人。
所以一般我们称之为这三个模式:
第一个5个W一个H;
第二套,背景、主题、角色、情节;
第三个,目标、努力、阻碍、意外、转折、结果、结局,这七个。
这三套模式,是叫做配方。通过配方,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故事讲得津津有味,可以深入人心,可以让人听得一直勾引他问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哦,对了今天我高兴,再送一个!最后一个元素就是超越设计的。
什么是超越设计?超越你刻意的去设计。超越设计的第一点就是故事。
很多人说,这不是打脸吗?你前面刚说完这个故事应该去设计,通过几套模式去设计让它变得津津有味,让它更加怦然心动,确实是,但是有些故事是超越设计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在某个周六的时候,我在北大百周年讲堂主持了一个活动,它的第一个嘉宾是我的小师妹。我的小师妹是一个九零后的小师妹,在过年回家的时候,在自己的家乡,在农村举办了一场春节联欢晚会。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但是其实还好,不是很感人,感人的在后面。
就是当她办完那场晚会之后,大年初一,她在街上闲逛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跟她说,姐姐,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不是我也可以去演自己的节目?就在那一句话说完的时候,我的整个心都被融化了。
一个九零后的小女孩在自己的家乡,去办了一场春节联欢晚会,在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跟她说,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可不可以表演自己的节目?她埋下了一颗种子。当我听到这个的时候,真的整个心都快化了。
但是从我们的故事塑造、故事设计上来说,一个小女孩问另外一个九零后的小女孩说我可不可以也表演自己的节目,它有背景、有主题、有角色、有情节,它符合五个W一个H。
这个故事符合我们刚才说的七个要素吗?
它一点都不符合,但是它是超越设计的。因为这个东西确实是深深地打动了这个演讲者本人,同时她把这种打动、把这种感动,传染给现场的所有观众,让观众也感受到这种东西。
所以所谓的超越设计的故事是什么,是作为演讲者,我真的觉得这个故事非常非常棒,哪怕它没有刚才我们说的通过那种模式打造的那种元素。
所以对于故事来说,对于超越设计的故事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是我作为演讲者,我是不是真的能够打动自己,它是不是真正打动我的东西!
打动自己的东西,我把那些真正打动我的东西真正讲出来,它就可以真正打动观众。
我再重复一遍:打动!打动!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