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网】口述人物:A
A,一位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士,目前供职于一家大型跨国企业;
B,一位经验老道,处事圆顺,不懂过程也就不管过程的职业经理人;
上司,即A的直属上司,一位经验丰富,处事圆滑,而且相当富有管理技巧的职业人;
企业性质:实力相当强的外资企业;
A在行业内供职多年,但因为复杂的其它原因从繁华的沿海城市跳槽到华中的省会城市,因为A的学历不占优,语言能力不占优,自然也就不可能在陌生的都市内找到原来的位置,他将就自已来到了这家著名的企业担任较低的职位,当然这不是他的目标,也不是他的方向。为此他想的是“骑驴找马”吧。当时招聘时,上司的意见,通过面试,如果A懂得的就如同A说的,就会不稳定,所以不列于合格人员,因为多数企业的管理者都是这样认为的,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但是B经理却认为A是可以的,于是在分歧中A走进了不是很愿意的岗位。
接下来的是,A工作一周就有不错的业绩与明显的执行力,一定程度上,在心理上得到了B经理与上司的肯定。正在这时侯,A接到了另一家单位的OFFER,虽然不满意,但相对现任职职位而言,给予的翻了一倍,A自然地作出选择,离开公司去任职,但是现任单位提高待遇明确挽留并承诺发展空间。尔后A在犹豫中选择了留下并努力工作,凭借着河归(非留洋)行业经验、快捷的工作节奏,多次提出改革而赢得效率。但是B经理此时却似乎没有看到,兑现了些许待遇后就像忘了所有的承诺。因为业绩,上司很自然地顺风顺水。
后续的A认为没能得到所谓承诺,因此他决定按部就班的工作,在适宜的时侯离开公司,这正是上司所需要的,他希望看到所有的下属不要过于表现,而是安定的接受所有安排,当然包括不合理的。由于A的改变,直属上司额外分配了超过职位需求的工作,由于A的顺从,彼此不是很和谐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缓解。长此以往,上司明确感到A的工作能力是相当优秀的,采取的管理方式,可谓是一保一压。保的是,A的业绩长期确保整个队伍有一定的业绩,压的是平行干部的人员普遍采用自己招聘的干部(亲信).过程中A确实拥有了一个不错的机会,跨到平行公司任职。最终A出于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如地域原因、家庭原因。最终还是放弃了,此时的A对在同一地域找到同样的机会还是抱有一定信心的。几乎同时,B经理开始启用A进行跨部门的协助,此时上司其实是相当反对的。但A考虑到个人的发展,也不排除这次是个机会,因为欣然接受了工作任务调整。由于以协助者身份出现,当然A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协助者,期间因为上司的数次明确阻碍,A放弃协助并回到原来的岗位。
恰当此时,上面提及的工作任务主导者的离职,B经理强烈要求A主导此项工作,A由于对预期的不明朗而拒绝接受工作,并强调要求B与上司进行协调完成后再考虑工作安排。最终因为相互的博奕,A还是接受了全职调动担当,其实此时的A已经没有选择。其一是直接走人,其二是接手并创造业绩。
该项工作将直接决定公司层面的长远规划发展,高层曾一度要求请外援,因为B经理的坚持,最终决定由内部人员担当,一定程度上,A的成败也是B经理的成败。
此时的A调动所有资源,包括A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多年的人力资源,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此项工作,过程中A相当清楚的是B经理是不会因为工作调动而满足个人的发展,所以A只字也不提个人问题,但是完成后,A主动希望B经理给予肯定,当然不是言语的肯定,此时B经理表现出的为难与犹豫让A大失所望。此时B给予的还是预期,真是搞笑!由于任务是阶段性的任务,所以直接涉及的问题是有:A的后续工作安排,回调,平调,晋升三个结果。B经理试着让A回调,A拒绝,因为A在前期接受过一次回调,A认为不能再重复让自己这样的生活在这样的公司,再度接受没有预期的预期,基于业绩,B经理对A的拒绝给予的是等待晋升时间,并给定一个月的期限,A选择了相当于休息般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