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靠欺骗是行不通的,对于职场上的欺骗,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宽容。
□卞文志
朋友李涛原在一家专做外贸出口的服装厂从事销售工作,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生意难做,他所在的企业濒临倒闭。无奈之下,老板只好忍痛裁员,李涛便是被裁人员中的一个。李涛失去工作后,在家休整了十几天,便重整旗鼓开始找工作,三天时间,他跑了几家单位,在最后一家合资企业苛刻的招聘条件下, 200多求职者中,只有20人通过了初审,李涛有幸在初审时被主考官选中。
就在李涛等待公司老总面试通知等得心里焦急时,不想却等来公司负责初选的主考官这样的电话:为了真实地考察应聘者的综合能力,所有通过初审的人员在三天内为公司创作一首歌词或歌曲,交稿时由本人现场朗诵和演唱。接到通知后,李涛犯了难,自己对歌词和音乐一窍不通,最精通的是市场营销,为了这份工作,自己不能作假找人代写吧?想到这里,李涛决定实实在在地从自己的特长着手,背道而驰写一份发自内心的文字材料,交稿后任主考官“发落”好了,这样总比弄虚作假要好得多,而这也是自己最诚实和最务实的做法。
三天后,李涛接到去公司参加笔试的通知,前面19个应聘者纷纷交上了他们的词曲作品,李涛是最后交的稿,内容是他对公司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调整营销战略的思路和想法。他在交稿时,对自己已不抱希望,因为稿子不符合公司的笔试要求,他这种“背道而驰”的做法,多数企业是不欣赏的。
那些按照要求交稿的应聘者,一个个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朗诵和演唱,他们的作品歌词优美,旋律动听,朗诵者有激情,演唱者唱得好,一个个似乎都十分专业。听完后,李涛想,这次自己又完了,与他们相比,自己的笔试成绩肯定是零,此次求职,收获的又是失败!当呆若木鸡的李涛站在主考官面前时,主考官翻看了一下他交的文稿,并没有向李涛问什么,而是宣布让大家回去等候通知。
然而,事情的转机却让李涛未曾料到。第二天,他竟然接到了主考官这样的电话通知:“恭喜你通过了本公司的笔试,这意味着你拥有了面试的机会。本公司请你为公司做一套可行性营销方案,三天后,本公司将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面试。”
三天后,面试开始了,参加笔试的 20人中,有15人被通知前来面试。公司老总热情地与他们一一握手后,主考官第一个点了李涛的名字,让他在老总的提问下进行答辩。李涛按照营销方案上的思路应答自如,甚至超常发挥,把营销方案里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更全面的梳理。而其他的应聘者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在老总的提问下他们中有几个人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营销方案是花钱找人代写的,包括笔试时的歌词和曲子。
最终,面试的15人只有3人被聘用,其中就有笔试时“背道而驰”未按要求交稿的李涛。其他人离去后,主考官解开了李涛心中的疑问。他对李涛说,其实在笔试前他就看了所有通过初审者的简历,虽然他们在某些方面是有工作经验,但却没有一个是精通作曲和写作的。他之所以在笔试中那么做,就是要看看他们是否能够诚实。可令他失望的是,20人当中只有李涛是诚实的。由于求职者找份工作不容易,他决定宽容一次。然而更令他失望的是,从中选出的 15人,在此次面试所交的营销方案中,仍有12人弄虚作假,惟有李涛的方案是靠自己完成的。另外两人写的营销方案虽然不叫好,但他们在答辩时有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将会成为可用之材。
就这样,李涛在求职时虽然与公司的招聘要求“背道而驰”,但他却靠诚实和认真重新找到了工作。看来,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靠欺骗是行不通的,对于职场上的欺骗,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