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明星产品依然有亮眼的销售表现,但是,即便它们一直有好口碑和过硬的质量,却没办法抗衡消费者对新鲜产品的追求,在增量蛋糕上获得一席之地。用一个古老的寓言来解释的话,彩妆消费者演绎的就是典型的小猴子下山的故事。玉米、桃子、西瓜是彩妆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产品,配合小猴子变幻莫测的消费喜好。
其次,创新的产品拉动彩妆消费的马车,马车发动的频率还很高。 在写这份剖析之前我们简单调查了一下彩妆的消费行为偏好,发现有如下共性:
让我们用口红举个栗子。在2016年细分品类的线上销售份额里,口红的购买频次不出意外地甩了眼影、眉笔、腮红等其他品类好几条街,不仅在子品类的市场份额竞赛中位列前茅,还依然有强劲的增长表现,2014-2016两年复利增速达到了38.2%的火箭速度,增速大幅高于品类均值。原因倒是不难解释,作为入门级的彩妆产品,口红的剁手门槛并不高,加上颜色和质地不断地创新,令口红成为小仙女们的宠儿。掐指一算,这几年流行的口红颜色演变史不知道让大家吃了多少土:从14年的“星你色”到15年的“姨妈色”,再到去年的“豆沙色”、“人鱼色”,今年又冒出了“南瓜色”,质地也上演水润-哑光轮流转的戏码。
如果要宏观地分析整个彩妆细分品类的特性光谱,可以参考图10。下面的矩阵基于销售额年复利增速(纵轴)和市场份额(横轴),将彩妆的细分品类分为四个象限。纵轴数值越大,品类的增速越快;横轴数值越大,市场份额越大。图中的下凹曲线的右边为彩妆子品类甜区,品类数量少,彩妆和护肤品进来的数量不相上下,口红就位于这个区域内。象限2的品类现有规模小但增长快,大多数彩妆子品类集中在这个区域;象限3的小品类增长速度慢;象限4的品类数量不多,但集中了许多护肤品品类。一个有意思的小规律是,彩妆品类整体上跑得快,体量小,我们不妨称之为老鼠品类;护肤品品类属于大象级别,体积庞大,但步伐缓慢。
总的来说,创新驱动型的彩妆市场驱使彩妆网红们迅速尝鲜,将用户体验分享给更大的消费群,进一步促进了消费。彩妆消费的高频特性为电商渠道提供了崛起的机会。各种线上购物节和促销活动,加上便利的线上购买平台,强化了消费者的彩妆高频消费行为。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投资界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