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面试中,遇到过一个沟通、表达都很不错的候选人。形象,OK;气质,OK,经验,OK,但是当我问对于加班之事她怎么看时,她的回答有些勉强,并稍有迟疑。当我认真看她的履历后,本来有点纠结的,发现她四年之中换了五家单位时,拒绝她的理由便马上就有了。
“在第一家单位工作了差不多二年,第二家单位是因为看我在原来的单位不错,就叫我过去。第二家单位在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就去了。”
“去第三家单位是因为第二家单位加班太多了。”
“去第四家单位是因为那段时间修地铁,路上总是堵,光是在路上有得一小时。”
“最后一家单位,效益不好,呆在那也没意思,就走了。”
候选人的解释滔滔不绝……
理由绝对充足,原因绝对简单。但就是过不了心里的那个关,所以,我婉拒了她,她走的时候,眼睛湿润了,可能她觉得有些可惜吧,毕竟对她而言,在PK掉七八个对手之后,能进一家上市公司做主管,各方面应当会挺不错的。
为什么我们认识苹果的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而不认识苹果的第三位创始人罗纳德·韦恩?
苹果公司挺火的,那就说说苹果的事儿。作为一名iPhone迷,我想您应当不会不认识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吧。可是,罗纳德·韦恩是谁,您肯定不认识。
实质上,罗纳德·韦恩是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之外,第三位苹果公司的创始人。1971年,16岁的斯蒂夫·乔布斯和21岁的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经朋友介绍而结识。1976年,他们另一位朋友,罗纳德·韦恩(Wayne)也加入,三个人1976年4月1日在车库里创立了Apple。他们自己动手组装电脑到“街道科普展览”上去兜售,Apple那时的穷酸相没多久就让罗纳德·韦恩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第一个决定撒手不干了,把自己所有的苹果股份以800块钱卖给了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扬长而去。韦恩说:“我当时愈来愈老,那两个人又是初生之犊不畏虎。当时的我赶不上那两个人的脚步。”乔布斯对着远走的罗纳德·韦恩渺小的背影,彻彻底底地放声大笑10分钟:你这没出息的小子,滚吧!!!
我常常会对自己说:机会不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机会是留给做好了准备,并且能熬住、挺住、坚持住的人的;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钻石还需精细地打磨才能散发出绚丽的光彩,何况你我还是共同奋斗在HR职场第一线的凡人俗子呢。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我看时间已不早,端起杯子起身。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对你有用。来,干了这杯中的酒,明天的奋斗还得继续。”
刘升似乎若有所悟,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这下他的嘴边倒是没有了泡沫。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作者杨长清畅销书《云管理:互联网时代的人才管理变革》
作者简介:
杨长清,湖南华凯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人网中国人力资源3000强成员,中南大学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长期从事企业高端招聘、定向寻聘、企业猎头,擅长绩效考核,曾与麦肯锡团队合作。
出版专著:《招聘、面试、录用及员工离职管理实操从新手到高手》
《云管理·互联网时代的人才管理变革》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