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轻松、蓄势能、建圈子、析风口、谋未来”,2017年风起云涌、大浪淘沙之后,您有哪些经验需要碰撞与分享?新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趋势,行业里,又将缔造怎样的商业传奇?3月16-17日,清科集团“2018投资界百人论坛”,投资界现场报道。
在“2018,消费进行时”圆桌论坛上,唱吧创始人、CEO陈华,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首席投资官冯卫东,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董事长李宇辉,加华伟业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宋向前,盘古资本创始合伙人、盘古创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萍,晨晖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晏小平针对消费升级的投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讨论,清流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梦秋担任本场主持人。
过去一年,“古典”投资人的消费布局
王梦秋:我是清流资本王梦秋,之前曾担任百度技术副总裁,做清流资本大概四年,已经把自己划到古典投资人行列了。今天这个论坛关于消费,这个话题比较古典。其实消费升级已经是一个好几年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这个领域每年总会不断涌现非常优秀的项目。开始讨论前,我想请台上的各位先谈谈自己过去一年投了哪些消费方面的项目。
陈华:2017年,我们关注的是线上线下的音乐娱乐消费能不能得到一个很好升级体验,投资了一个共享K哥的项目,就是大家在商场里面看到的K歌亭子。而最近,我们做一些围绕着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
冯卫东:我们关注的消费品投资一直比较“土”,现在叫古董了,这些年累计投了差不多50个亿,涵盖衣食住行。
季薇:去年我们在消费领域出手比较多,主要关注新品牌的崛起,具体有几个品类:时尚、生活方式以及吃的方面。此外,我们还关注技术引导的消费,我们没有直接投无人零售,但是关注通过无人零售为新零售赋能的项目。还有一块,我们比较看中与内容消费的结合,同时也比较关注新的消费渠道,特别是一些线下新的业态。
李宇辉:消费升级一直是我们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主题。我们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消费升级的主题,主要在医疗健康、新消费模式两个领域投资。
宋向前:加华伟业一直专注于投现代服务业,去年我们围绕的消费现代服务业,投了东鹏特饮、居然之家以及小罐茶。在消费升级领域,我们主要还是投衣食住行成规模的企业。
许萍:相比之下,我们在消费升级领域更多关注技术型的公司。这几年,我们在消费类投了足球电竞服务、是医疗服务,包括消费型医疗,比如抗衰老、细胞渗透这些领域我们布局比较早一点。
晏小平:晨晖资本成立不到三年,目前管了三只主基金,主要是TMT、消费升级两个赛道。过去一年,我们在消费领域重点投了一些新品牌,也在一些新品类作了投资布局。
从奶茶店到内衣店的投资逻辑
王梦秋:请问大家,怎么看现在的新型连锁奶茶店模式?
季薇:这是一个性化消费的时代,新品牌还是有崛起的机会,但是要注意这个品牌的天花板到底在哪。我说的几个类别包括时尚、食品中的茶饮类,消费人群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也投新品牌,但具体茶怎么样没有仔细研究过。
冯卫东:我们投了很多,最早像小罐茶,让年轻人爱上茶,它简单快捷到不可思议,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其实就是把传统的茶跟水果结合一起。随着中国完成现代化之后,走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崛起,这意味着生活方式会强势输出,到时会出现中餐集体走出去的情况。
王梦秋:刚才听晏总您说投了内衣,背后是怎么考虑的?
晏小平: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内衣品牌,在渠道方式有很大的变革,已经脱离了传统内衣概念,另外它在内部流程的再造还有供应链的管理上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说这是一个在中国不可多得的女性内衣高端品牌,我们非常看好。
许萍:说到内衣,七八年前上海一个国营的连锁内衣企业改制,那时我们也曾经看过。整体而言,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很成功的内衣品,目前中国女性比较喜欢的是日本的内衣,因为它的尺寸还有一些生态的数据是长期积累下来。创新的是最重要的动力,期待这个行业未来有更多的革新。
季薇:这个领域我们也看过。抛开刚才讲的供应链,创业人的背景对于项目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投了一个内衣品牌,比较善于在新媒体渠道做一些营销,而创始人自己本身起点比较高,正是这些海归背景的创始人,能够对于用户需求及时回应,增加了新品牌出来的机会。
王梦秋:我们也看这个赛道,这个品类不仅是一个品牌,还有很多主打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单价的内衣品牌。我们比较关注的是,这样的品牌在中国还有没有机会,以及细分的渠道到底可以长多大等问题。
李宇辉:刚才谈到品牌新零售这一块,我们在第二阶段关注得多一点。第三阶段我们可能关注科技在新的销售模式当中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视科技给具体消费场景带来的消费体验上的提升。具体衣二三这个项目,我们非常关心的一点就是移动互联网,包括大数据这样的一些新技术如何提升85后90后这批女孩子在选衣服的体验。在医疗方面,针对一些重大疾病,你如肿瘤心血管、糖尿病,我们认为也是属于消费需求的一部分。
王梦秋:在消费渠道上,去年比较受关注的是拼多多,大家认为微信流量红利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消费机会?
宋向前:去年一个深刻的变化就是线上的红利释放已经到了转折的关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万亿线上只有15%到20%,80%在线下。另外,传统的线上技术进步导致新零售新商业,线下的巨头发现线下的商业价值。还有,增量的博弈空间不大,存量的博弈空间显示出来的优势,线上发展一定程度通过手机、PC,无法解决消费者面对面的交流场景化,能够建立机制层面互动的还是要靠线下场景完成,所以线下资源成为超级入口。
王梦秋:2017年新零售的风口在2018年还会持续吗?
宋向前: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去年只有一个数据逼近美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新零售我认为是一个趋势,可能长达十年二十年,这几年只要是基金就会布局消费。
王梦秋:陈华你怎么样看新零售线上线下带给一些新销售品类的机会?
陈华:线上流量跟线下流量的差距比较大,但是双方可以结合一起。线上的优势在于快速大规模地实现一个平台用户覆盖,线下优势可以在一个特定的应用场景里面刺激用户的消费动力。像唱歌这样的场景,我们有线下聚会随时唱歌的需求,还有线上结合一起的有付费动力的一些音乐消费需求,这个逻辑有比较多新的玩法。
2018年,消费领域投什么?
王梦秋:展望一下,大家觉得2018年有什么样的新机会?或者原来的一些机会我们觉得2018年可以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