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起,中国母婴市场万亿级的大蛋糕,诱发了一场群雄逐鹿式的乱战:大大小小的母婴电商如春笋般涌现,烧钱圈地、野蛮生长。与此同时,又不断有人折戟沉沙,黯然离场。
月初,国内知名母婴社区辣妈帮旗下的电商平台荷花亲子宣布关张,倒闭前一篇题为《一起走过那么多天,今天却要跟大家说再见》的文章道出了几分“出身未捷身先死”的悲怆凉意。
事实上,荷花亲子不是第一个倒下的母婴电商,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环顾当下,即使依然存活者,无论规模态势如何,皆亦各有痛点。尤其是身处资本寒冬中,下一刻宣告离场的是谁,犹未可知。下面,就一起盘点下那些母婴电商的旧坟和新塚。
1荷花亲子关闭倒闭,辣妈帮放弃电商业务我们常说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行业竞争异常残酷,我们也不断调整经营。然而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经过反复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关掉荷花亲子。”这是辣妈帮旗下母婴特卖电商平台“荷花亲子”在8月4日发出的“告别宣言”——意味着又一家垂直电商倒闭。
作为辣妈帮电商业务之一,荷花亲子此次的关闭颇为耐人寻味。事实上,辣妈帮电商项目发展受挫的消息早在今年4月就已露出端倪:当时,关于辣妈帮大幅裁员,将有可能关闭电商模块就传的沸沸扬扬,尽管辣妈帮极力否认,但终究纸里包不住火。
回溯过往,2012年以母婴社区起家的辣妈帮,曾发展势头良好,号称拥有6000万注册用户、400万日活。2014年9月,其推出了电商平台“辣妈商城”。次年5月,又收购了荷花亲子,并把辣妈商城并到了后者产品之中。
然而,仅仅5个多月的时间,坊间就传出辣妈帮对于荷花亲子的投资在不断减少的传闻。关于此事,辣妈帮的相关负责人透露:
“之前负责辣妈商城以及荷花亲子的团队,在2015年底很多都离开了,包括当时的CEO王亚林。该负责人还透露说,辣妈帮发展母婴电商,刚开始还不错,之后竞争加剧,商城以及荷花亲子都发展不顺。后来,辣妈帮的电商模式有调整,很多人就走了……
如今,保留下来的辣妈商城虽仍在苦苦支撑,但从打开其页面(缓冲慢)及活动(门可罗雀)情况来看,电商业务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了消除电商项目倒闭而带来的负面影响,8月5日——即荷花亲子宣布倒闭的第二天,媒体就收到爆料称:辣妈帮即将完成D轮融资并拆除VIE架构,预计8月份资金将全部到位,本轮融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辣妈帮顺利完成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关键步骤,将同步启动IPO相关事宜——融资尚未到位,就迫不及待的对外宣告,这种做法在圈内称得上“罕见”,未免有点欲盖弥彰的嫌疑。
据悉,未来辣妈帮将从“电商”转型为“智能”:主推旗下孕期智能产品,如智能秤。虽然,这个故事听上去并没有那么美。
2红孩子贱卖苏宁,创始人无回报VC流血如果说荷花亲子的倒闭让人扼腕,那么当年苏宁红孩子的并购案曾经可谓震动了全行业:2012年9月25日,苏宁易购以6600万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母婴B2C平台红孩子——算起来,也是中国母婴电商最早的一次折戟。
这也算得上是一段老故事。虽然苏宁红孩子如今发展态势不错,但回首当年,真可谓是“流血贱卖”!
红孩子创立于2004年,投资人分别有北极光创投、NEA和凯旋创投,前后融资额近8000万美元。
无法忽视的是,早年中国母婴网购市场的大环境并不理想。来自艾瑞的数据显示,:2010年母婴网购市场仅为186.6亿元,2011年为328亿元。虽然基本面向好,但由于消费辐射时段短、用户粘性低,一直不为市场所看好。加之红孩子多年持续亏损,最终不得不以6600万美元折价转让给苏宁。
中国电子商务投融资服务平台数据显示,红孩子早期创始人在并购前,均已相继离场: 2007年,郭涛离开红孩子;2008年,李阳被VC驱逐出红孩子;2011年1月,红孩子执行总经理杨涛以“长期休假”方式离职;而剩下的惟一一位创始人徐沛欣也被传淡出红孩子的管理。
另据红孩子内部的消息人士披露,并购之后,红孩子的创始人和管理层未得到任何回报,而是VC们以优先股的形式获得了所有的收益。但另一方面,VC们所获得的回报,也是流血套现。据公开数据显示,红孩子投资方累计约投入1.2亿美元,除此之外可能尚有部分未公布的借款。而并购价格约为6600万美元,这也意味着,风投们都是五折出售,损失惨重。
3蜜芽“瘦身”疑云,旗下“妈米”业务惨遭剥离当前,在母婴电商领域尚能和贝贝叫板的,只有蜜芽。这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母婴电商,和贝贝网创立的时间相差无几,两家电商前期可谓并肩快跑:都是用2年左右的时间快速成长为母婴电商领域的领跑者。另外,蜜芽大手笔的营销风格,使其一直处于行业的风口浪尖。
但就是这样一家看似风光无限的电商,近日却被高管自行爆料,称其苦心孵化的“妈米”业务即将面临被拆分的尴尬境地。
据悉,妈米全称“妈米计划”,是2015年蜜芽花大力气孵化的核心业务。早期,蜜芽曾花高价挖了百度的OS团队打造妈米,并以微商分销的模式销售蜜芽产品。从2015年4月到9月期间,蜜芽对于妈米的宣传声势非常浩大,尤其是是在D轮融资之际,更是被极力包装,异常夺人眼球。有业内人士认为,”妈米“对于蜜芽获得高估值及百度的新融资,贡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据蜜芽内部人士透露, “妈米”项目前后的投入不下1000万,算得上是重金打造。然而,从创立到计划“剥离”,前后却仅有不到半年的时间。
另据知情人士介绍,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动,有多方原因:
首先,是蜜芽D轮融资后,不需要再拿该模式讲故事;其次,从短期内看,妈米计划增速太慢,长期徘徊在几百万的级别,拉新难,留存低,不温不火的节奏达不到蜜芽的期望;第三,即使这几百万的销量中,结构也并不健康,一些产品被线下母婴店批发售卖。据一妈米卖家提供的销售排名名单显示,其中一些卖家确是母婴店主,为了拿销售奖励而提前囤货。如果说母婴店囤货还可以售卖的话,一些妈妈卖家因为秒杀活动囤货,长期售卖不出去,也逐渐失去了热情。
如今, “妈米计划”最终可能会以拆分的形式拿出去单独融资,用这样的方式剥离,不再继续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