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同业的一位高管分析,微商的模式已经过了黄金窗口期,母婴作为一个需要体验和信任的细分品类,剥离出去没有商誉和品牌背书,获客极难,很难存活下来。单独建设供应链,几千万的融资经不起烧,如果沿用蜜芽的货源,等于变相给蜜芽拉新,用户的数据信息得不到保障。此前,蜜芽在与红黄蓝合作的项目中,红黄蓝的会员经常会收到蜜芽的促销信息,导致用户误认为信息被售卖。
对于尘嚣甚上的传言,虽然蜜芽仅以“这并非公司的核心业务”予以回应,但这种说法反倒让这场“瘦身疑云”显得愈加扑朔迷离。
4聚美搞了一年母婴,股价创新低 被迫三折退市在中国母婴电商行业的圈子里,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聚美优品。
以化妆品起家的聚美,在2015凭借着灵敏的嗅觉,迅速转型跨境电商,并开拓了母婴品类。2015年4月,聚美进军母婴品类,推出母婴频道,其母婴商品的保税出货量也很快成为行业第一;2015年7月,聚美以可转换信贷及循环信贷的方式,投资国内第一大母婴社区宝宝树,欲以“电商+社区”组合占领国内母婴市场。
从聚美快速接棒母婴的举措可以判断出,创始人陈欧意欲母婴为切口,给自己找到一条除美妆外的新的出路。事实上,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聚美确实在母婴领域下了大力气、砸入了巨额的资金。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搞了一年,其股价没有如预期般的高扬,反倒创了历史新低。陈欧更是一怒之下,宣布从美股退市。
拿还没有上市的蜜芽、贝贝网和聚美作个比较:
2014年上线的蜜芽,在2015年9月获得百度领投的D轮1.5亿美金融资后,估值在8—10亿美金。贝贝C轮融资近一亿美元,估值大概也在9亿美金左右。而聚美呢,在2016年2月(退市前夕),却遭遇股价异常低迷,股价跌至6美元以下,市值也就是9亿美元。这让既有美妆,又有母婴,又顶着第一跨境电商帽子的聚美怎么甘心?成立六年的聚美估值居然低于刚出道两年的贝贝、蜜芽等,陈欧能爽吗?
事实上,聚美做母婴,一直不为外界所看好。2015年,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曾认为,母婴品类非常标准,毛利润率非常低,对仓储物流要求高,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聚美做母婴没有明显优势,或是基于冲量的考虑,并不看好。
而这一点,在美股市场上表现明显:做母婴一年,聚美的股价跌至历史谷底。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16年2月,陈欧宣布聚美三折退市:发行价是 22 美元,最高股价曾达到39.45 美元,最终以7 美元退市。当时,“聚美退市”事件一度在国际国内掀起了极大的争议。而未来,聚美的母婴之路何去何从,颇让人拭目以待。
5宝宝树“吹水”50倍,月真实流水仅为200万还有一家和聚美优品密切相关的母婴电商:宝宝树。客观的说,宝宝树是当下中国最大的母婴社区平台。不过,从2015年开始,宝宝树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电商领域。CEO王怀南甚至喊出了”竞争对手无路可走,年内终结母婴电商战争“、”宝宝树电商将跨越每日50万单,在(2015)年底,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母婴电商公司”等一系列雷倒全行业的口号。
事实又如何呢?
2015年7月,宝宝树启动了首轮电商大促,对外宣称24小时完成了35万单的销售——按照这一单量数据,其宝宝树的当日销售额至少破亿。但“喜讯”没持续多久,即遭自己人“打脸”:据宝宝树内部员工透露,事实上宝宝树电商最好的一个月真实流水不过200多万——公开吹水近50倍!
2016年7月,宝宝树再次宣称,完成30亿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其估值已高达千亿——消息一经公布,再次引起业界质疑:首先,宝宝树上一轮获得的高额融资并非真金白银,而是聚美以可转换债券及循环信贷的方式投资了2.5亿美元。而此番斩获的30亿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方依旧是原来的老东家——这就让人们不得不怀疑此次融资的水分。
另外,针对“估值千亿”的定调。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成立于2007年的宝宝树,当前的商业模式与国内几大门户类似,依靠网站广告投放收入为生,直到今天此项收入仍约占到宝宝树总收入的80%-90%。这种模式还是2000年那一波门户网站的玩法,发展成熟但是已日益衰落。
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新浪和搜狐两家门户时代的王者市值都也未达到千亿,宝宝树又凭借什么喊出上千亿的估值?是广告客户更多?网站浏览量更大?还是公司运营更为成熟?行业地位更稳固?即使加上电商营收——聚美也不过百亿——电商部分收入贡献低的宝宝树,又是如何在短短一年内达到千亿的?
今年6月,宝宝树又被爆出经营数据造假。据独立第三方数据公司调查发现,宝宝树有些产品的销量,会从很短的时间内从0突然间跳到100。这种突然变化的数据占总销量的27%至42%——而这种变化,看起来并不像真实的销售数据。
曾有投融圈的人点评:宝宝树很可能是一家很会讲故事但却下不了金蛋的企业。
6VE优品人去楼空,辣妈汇转型卖女装早在去年,母婴电商就已经进入残酷的洗牌期。大部分的母婴电商都处于死或假死的状态。
以创业型母婴电商VE优品为例。2015年3月,VE 优品在完成资产清算后,宣布倒闭。原400人团队中,高层已于2月转移到原有的面膜电商品牌下,部分运营团队解散。据悉,VE优品团队 base 在广州,2014 年5月开始进入母婴电商行业,平台上商品覆盖母婴的全品类。但仅仅一年的时间便人去楼空,究其原因,是原有的投资方失去耐心。
另有不少母婴电商玩家,提前看到了行业竞争的”恐怖”,防患于未然,悄无声息地完成关停兼并转型了:
2014年8月13日,辣妈汇宣布获得9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软银赛富、德同资本、远镜资本。经过几年不温不火的运营,转型做女装,母婴相关的越来越少了;
金箍棒,2014年6月,金箍棒获得创新工场数百万元天使投资。但因无法与蜜芽、贝贝等母婴电商大玩家PK,也转型做女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