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去年开始就将副业代购做的风生水起的王女士来说,《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如一记响雷。“已经有不少代购不干了。”她将几个代购群的现状形容为“安静如鸡”,“没有人敢接单子,有人询问也不敢回话”。
至于为何“不敢”,“一旦被查到,补缴的税可能要比产品本身的价格还贵”。王女士并非无的放矢,她的一位同样做代购的朋友一个星期前回国时,看到了被机场查到的一个代购商正蹲在地上哭,“代购的是鞋子,要补缴的税款不少”。
对代购商们来说,电商法与其最为息息相关的就是交税。
做水果代购的“陈里人”同样被交税吓到了。她告诉记者,就在上个月,一个朋友被查到,补了两万多的税,对方代购的是日本和韩国的化妆品、护肤品。
对于代购商而言,运营起来后并不会缺少客户,靠着信任,他们与消费者有着很高的黏性,而这种黏性会随着口碑逐步增强和扩大。但电商法出台后,代购行业将无利可图,生存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小。
王女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提着的行李箱被海关查到,一般要缴35%~50%的税,如果邮寄回国被抽检到,代购也需要缴纳行邮税。”
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140号,化妆品和洗护用品的税率为50%和25%。如果足额缴税,商品成本会接近甚至超过国内售价。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王女士此前也“被税”过。她代购的Swisse血橙胶原蛋白液被海关查到,补缴了90多元的税款。“这已经超过代购产品的价格了,再加上邮费,比国内要贵很多。如果没有和客户提前协商,或者为了留住客户,代购商一般都会自己承担这些税费。”记者从天猫国际看到,该产品两瓶的售价是189元人民币。而王女士更是见到过在海关被查到后直接不要那些商品的代购商。
至于为何可能会补缴大于代购产品价格的税款,王女士坦言,代购往往是海外当地的价格,有时还会有折扣,而海关手中的价目表则是商品官方价格。
补缴税款令代购们心悸,更令人担忧的是,海关的抽查几率也在变化,王女士明显感觉到,从今年开始抽检变严了,特别是近几个月,代购群里不时就有人中招。
电商法的威力自其出台后就开始显现。国庆期间,网络上传出一则在上海浦东机场“海关严查代购”的视频,其中,有一个航班查出了100多名代购,排队等待交税,被罚的物品包括护肤、唇膏、口红、面膜、洁面仪等。
王女士告诉记者,很多代购干不下去,就是因为海关审查变严了。“尤其是上海机场,比北京这边要严很多。‘双11’的时候被查到很多货品。”
而面对明年1月即将实施的电商法,“陈里人”则直言,“海关肯定还会更严,到时候不敢‘顶风作案’了,这几个月不少代购和客户都在囤货。”
记者朋友圈的代购达人高妹也贴出了“告示”称,“12月不再发货,2019年还能不能代购也要先观察两三个月看政策的执行力度再说”。
面对逐渐缩小的生存环境,王女士认为,代购其实有其存在的必要。一方面,经常曝出网络平台海购商品真假搀卖的消息,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品牌商在网络平台的产品和实体店产品价格不同、质量不同的“差异化”销售现象。王女士并不否认代购圈也存在售假等乱象,不过,在她看来,他们也为不少消费者,尤其是新手妈妈提供了代购安全食品和用品的渠道。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责任编辑: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