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落细,我市国企国资改革迎来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期。市国资委主任李建强说,要切实增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起国有企业追赶超越的强大力量,坚决打赢深化国企改革持久战、攻坚战。
强体魄——持续推进,全面发力攻坚
“确保2020年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现在距离中央确定的这一目标只有两年时间。10月9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提出“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一场更加深刻的国企改革浪潮席卷而来。
两年攻坚,任重道远。
尽管如此,我市大力推动国企国资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无比坚定。副市长周景祥表示,要按照中省统一部署,以壮士断腕、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以建立健全灵活高效市场化经营机制为重点,坚持国企民企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使全市国有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激流勇进、奋力拼搏,让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充满活力。全市国企改革全面发力、重点突破。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任务,逐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2019年起,全市所有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同时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加大企业应收款和存货占用资金清理力度,确保正常生产经营企业成本费用增幅每年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幅。
对于汉中来讲,进入新常态的国企改革经历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在全面深化中驶入深水区,到了闯关夺隘的冲刺阶段。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冲破束缚、换羽新生,要做的还有很多。
千方百计加快构建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民主管理监督制度;
进一步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合理确定混改企业的股权结构,加快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不断提升我市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
继续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推行管理人员聘任制,实行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推进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不断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成为选才、引才、用才的主体;
稳步有效提升国资监管水平,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积极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加大经营风险防控力度,推进服务式监管,全面提升国资监管服务的能力、水平和质量;
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国企改革,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一企一策”,对生产经营正常的市属监管企业、半停产或停产的市属困难企业、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分类施策,稳步推进。
扬鞭奋蹄再出发,全市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向着更高目标突破时,国有企业紧紧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不断在自我审视、调整与变革中强健体魄,托举起波澜壮阔的崛起与进步,为全市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辟出无比广阔的天地。
改革,只会越来越好。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背景下的国企国资改革,恰逢其时,正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只争朝夕的干劲,破冰前行,必将打造出新时代的“汉中样板”!(汉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