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服务人性化。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提供上门服务、双代服务、错时服务、快递寄送、送证上门等“套餐式”服务,以及事件分流直达、限时办理、办结回复、超时预警、协调督办的事件处置机制,确保居民诉求得到及时响应,群众过去“跑多个部门、走多个流程”才能办好的事项,现在跑一次路、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就能办成。区民政局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公布政务和公共服务“点单牌”,在全市率先牵头将40%以上的民生服务事项下沉社区,清理社区事务清单47项,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事项在“15分钟生活圈内”即可办理;区教育局将招生入学、学生资助、教师资格认定和民办学校审批等事项办理服务窗口前移。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
3. 服务多元化。突出特色化发展,实现多元化服务,依托“一网五圈”⑸改善服务和营商环境,在社区(村)打造“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社区网格员集中服务”便民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就近能办、一次就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各部门依照政务公共服务实施清单,上传示范的表格样本,可供百姓参考。制作便民服务手册,制作简易流程图画,制作微信二维码,以更加直观、更加简便的方式,让老百姓可直观地了解审批项目的流程,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用得来。
(供稿:胡欣、周林松)
名词解释:
⑴“三合一”: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社区居民自治。
⑵“五个一公里”:一公里就近入学,一公里就近诊疗,一公里健身休闲,一公里警务服务,一公里政务服务。
⑶“七室一厅一广场”:文化、民情、党建、信息档案、党群活动、卫计服务、多功能会议等七个功能室,一个便民服务大厅和一个居民活动广场。
⑷“3121”:即社区设立网格管理站、平台服务站、党建工作站、综合服务窗口(三站一窗),在区直单位和街道(乡)明确两名干部担当首席代表,落实一个公章管审批。
⑸“一网五圈”: 以“网格化”为基座,以“一公里”(一个社区)为服务半径,打造服务居民就近入学、就近诊疗、健身休闲、社区警务、政务服务的“五个一公里”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