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大白兔奶糖……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上海产品,给数代中国人留下了难忘的集体记忆;进入新时代,上海再次打响“品牌战略”,向海内外传达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决心。作为“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重要承载区的闵行区,正发力打造一批名企、名园、名品、名医、名家、名师、名胜、名店、名街、名展、名赛、名节等具有时代气息和闵行鲜明特色的新品牌。
据悉,近年来,闵行区把打响“四大品牌”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瞄准建设产业价值高端、服务魅力散发、消费活力迸发、文化特质凸显的城市门户枢纽之窗、产业策源之地、创新共享之城,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
区域经济统筹融合再发展
2019年1月15日,上海市闵行区区长倪耀明在闵行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闵行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完成了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倪耀明透露,2018年闵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完成财政总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6.1%,完成区级财政收入296.8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进出口商品额2162.8亿元,同比增长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9亿元,同比增长7.2%;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6.8%左右;新增就业岗位3.2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6万人;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左右。
具体到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方面,过去的一年,闵行区制定落实“四大品牌”战略实施意见、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施意见。发布新一轮产业布局规划,围绕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和“大虹桥国际商贸带”,培育构建“4+4”特色产业集群,制定了制造业提升、促进消费升级和商贸产业发展、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等一批三年行动计划。制定落实区域经济融合财力分享实施办法,完善紫竹高新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漕河泾科技绿洲、莘庄工业区等区域统筹开发财政机制。区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吴泾科技时尚特色小镇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推进上海人工智能未来小镇建设。另外,全区还启动了吴泾老工业基地转型研究,建成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长三角电商中心等功能性载体平台,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
针对今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倪耀明表示,闵行区将继续加大统筹融合发展力度。“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基本思路研究。聚焦重点板块,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牢固树立‘四个论英雄’的导向,优化经济考核指标,加强经济形势监测分析。优化‘管委会+平台公司’工作模式,加快虹桥商务区、紫竹高新区、莘庄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漕河泾科技绿洲、南滨江地区等重点板块发展。梳理盘活土地、厂房、仓储、楼宇等资源,加强与大型国企合作,推动重点成片区域和零星低效工业用地转型,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经济密度。深化吴泾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
根据2018年7月18日闵行区第六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落实上海打响“四大品牌”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闵行区将以区经委为牵头部门,全面落实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以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建设为依托,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意见》指出,要深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机制、规划、资源、模式、招商和政策统筹探索,实现“全区发展一盘棋”。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的发展导向,发挥莘庄工业区等国有开发主体在统筹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和园区运营方面的经验优势,鼓励和支持与其他产业园区通过品牌输出、合资合作、委托运营管理等方式开展合作,打响园区开发运营主体品牌。围绕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鼓励与园区开发经验丰富、产业引导与招商运营实力较强的市属国有企业或其他市场化机构开展合作,提高园区开发整体水平。发挥国有集团企业作用,加快“四大金刚”“五朵金花”等闵行制造老品牌的转型。
其中,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闵行区将加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闵行军民融合亮丽名片。根据上述《意见》,闵行区优化完善“一体多翼一基地”载体链,加快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核心服务区、上海(航天)军民融合创新创业中心、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中航紫竹特思创联合孵化器等军民融合载体建设。聚焦航天、航空、船舶、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打造六大超百亿军民融合产业。搭建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信息交流平台、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上海市军民产业促进中心等八大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和双向转移转化。加强长三角军民融合产业的一体化布局研究,形成结构合理、布局优化、核心竞争能力突出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成为我国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我们将扎实推进区域统筹和军民融合两项重点任务,加快区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在军民融合方面,要加快载体的建设,做好哈工大、西工大项目的承接工作,并且要加快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产业发展能级持续跃升
倪耀明区长在闵行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18年闵行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4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3%。文一集团、今日头条等52个重点项目落户闵行。加快推动重点商务区建设,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虹桥商务区保税仓库获批,中庚漫游城等商业体开业。9家企业获得“上海品牌”认证,占全市首批获得认证企业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