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梦辰虽然瘦,却不够“健康”
《哎呀好身材》虽没有专家指导,但它标榜的是“哎呀好身材,健康好生活”,经由对明星生活的观察,倡导观众将健康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综艺感”决定成败
只是,如果健身类综艺纯粹地呈现明星的健身生活、科普健身理念,那么坦白地讲,它很难出圈。虽然健身是趋势,但离全民健身还有一大段距离;并且,惰性是人的天性,口头上喊着减肥/健身,实际上根本迈不开腿的人到处都是。
因此,单纯从做节目角度考量,迎合观众的本能,是最容易的成功的——比如绝大多数人都热爱美食,所以节目中有美食,关注度就高;绝大多数人也不会排斥帅哥美女、娱乐、八卦,节目中如果有粉红泡泡,也容易有话题。
也就是说,健身类综艺,如果将重点放在“健身”上面,那么它基本就是小众的;但如果将重点放在“综艺”上,放大节目的综艺感,它就具备了出圈的可能性。
《哎呀好身材》充分把握了这一要义。节目利用了时下流行的观察类综艺的模式,就是很聪明的选择。嘉宾们的室内观察,既可插科打诨,也可以对真人秀内容做必要的信息补充。
再比如杜海涛一再调侃的,《哎呀好身材》是一档隐形的吃播节目,节目虽然强调健身,但健身之前,浓墨重彩地呈现嘉宾饕餮美食的过程,能把观众看馋了。像凌潇肃,以试吃吃遍菜市场,“吃嘛嘛香”。而美食,从来都是没有门槛的。
除此,节目在一些环节的设计上,也充满悬念和趣味性,比如先导片的“美食鸿门宴”,起承转合就是一出好戏。签下“健康生活承诺书”后的碰到雷区后的惩罚,也是来真的。

《哎呀好身材》许多环节设置,有综艺感
最新的一期甚至成了“情感剧”,无论是王大陆与张天爱的甜蜜互动,王菊与黄柏钧的一起健身,凌潇肃与发小们历久弥坚的友谊,还是乔杉与妻儿的温馨相处,既能满足观众的八卦欲,也非常打动人。

《哎呀好身材》将健身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此窥探明星的私生活
可以说,《哎呀好身材》先是一档好看的综艺节目,然后才是一档健身主题的节目,因此豆瓣口碑不错,反响热烈。《头号型动派》侧重于科学性、专业性,更像是纯粹的健身类节目,跟以往的同类型节目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但《头号型动派》未能解决的是,专业性与实操性之间的矛盾。之前市面上出现的多档限期减肥类节目,事实证明,都不具备实操性,很多嘉宾要么减不下来,要么节目里减下来了,之后又反弹了。尴尬的是,钱枫在《哎呀好身材》里担任观察员,之后又在《头号型动派》里当起了减肥嘉宾,一边在别墅里减肥,一边又利用其它工作之余吃吃吃,感觉自相矛盾。而钱枫从《我家那小子》就嚷着要减肥,然后减了又迅速反弹(简直是我们素人的日常……)。《头号型动派》之后,他真能减下来吗?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钱枫同时出现在同期播出的两档减肥节目中
与此同时,《头号型动派》也没处理好专业性与综艺性之间的矛盾。节目流程也比较无聊。几个嘉宾同住一栋别墅,除了一起健身外,之间并没有特别的联系与互动,也没有明星私下生活状态的过多曝光。为了制造综艺感,在塑身专家的指导下,嘉宾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强制性动作,比如入座前需要做20个深蹲,别墅内只要有音乐响起就必须要跳舞。但嘉宾的执行多是“玩玩”的心态,这就导致他们的动作完成勉强而尴尬,儿戏化了。节目“不够好看”,市场反响也比较冷淡。
总的来说,健身类综艺丰富了综艺节目的形态,拓宽了综艺节目的类别。追求专业性也无不可,但它若想走出小众化的命运,还是得在“综艺感”上多下功夫。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4009-20-4009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减肥, 综艺节目
相关推荐
评论(3)
Tags:
teenager
百日郎君
陈志平新浪博客
武汉十七中学
张清华最美丽的分析师
selfish
温柔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