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候,我的電影《流浪地球》上映。電影講的是太陽即將毀滅,為了生存,人類齊心協力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在電影裡,沒有誰是真正的超級英雄,隻有無數竭盡全力保衛家園的救援人員前赴后繼,其中有中國的志士,也有日本的勇者,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匯聚起無窮的力量,最終拯救地球。
電影裡有一句台詞被很多人記住,那是一個跟你年紀相仿的中國小姑娘說的,“希望是這個時代比鑽石還要珍貴的東西!”無論太陽毀滅還是疫情來襲,災難總是無常,在浩瀚星空下,我們是擁有共同命運的人類,我們唯有執信念為火把,以希望向遠方!小姑娘,我們唇齒相依,我們患難與共!
你說疫情過后想來武漢看櫻花。要不我們立個約定?春天,你來武漢看櫻花﹔夏天,我去東京看奧運!除了看櫻花,我還真誠地邀請你到北京來,來我的工作室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豆蔻,共結來緣!祝你和家人順利安康!
此致
敬禮!
郭 帆
新聞回放
2月13日,在“東京燈會滿月節”為武漢募捐的“穿旗袍鞠躬女孩”,來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轉交募集到的50余萬日元善款。“鞠躬女孩”的故事在中國社交媒體刷屏。
你們是埋頭苦干的人
寫信人:郭曉東(演員)
收信人:田志陽、臧濤、林大才、孫志遠、劉剛(武漢火神山醫院建筑工人)
田志陽、臧濤、林大才、孫志遠、劉剛:
你們好。我是山東莒南的,你們是昌樂的。從我老家到昌樂不過200多公裡。今年我跟家人團圓,過了一個完整的春節。你們卻大年初三就離開家,趕赴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工地干活。
進入影視行業之前,我也在建筑工地打過工,跟你們有過相同經歷。我知道這大冷天在露天的建筑工地干活是什麼滋味,但你們的處境比平日裡還要艱難很多。趕時趕工,還得戴著口罩,真是難為你們了。
5位老鄉,好人有好報,你們做的是積德的大好事,也一定能健健康康、高高興興地回家團圓。
魯迅先生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你們就是默默無聞、埋頭苦干的人,是實干家。向你們致敬!
我是一名演員,希望有一天,能聽聽你們的故事,演繹你們的夢想,更希望能傳遞你們的精神,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煥發干勁,為祖國、為人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此致
敬禮!
郭曉東
新聞回放
大年初三,田志陽、臧濤、林大才、孫志遠、劉剛開著私家車,趕赴武漢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2月3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收治病患,10天“中國速度”的背后,是無數人的努力。
居民需要你這樣的老大哥
寫信人:劉佩琦(演員)
收信人:彭 宏(武漢市江岸區航務社區書記)
彭宏書記:
你好。讀到這封信時,想必你正在忙碌。聽說,你每天8點出門,晚上10點才能回家。保重身體,扛過這段艱難的時間,生活會很快回到正軌。
你是一名街道書記,我在生活中和演戲時,接觸過你的工作環境,知道這是一份很瑣碎的工作,遇到疫情,工作量肯定翻倍地增長。基層工作者不容易,直接面對的是每一家每一戶每一個老百姓,非常時期需要有你這樣一位“老大哥”式的人物,送去關心和溫暖。
聽到記者對你的採訪,我很感動。你說,“害怕也得上,病毒嘛,就讓它來怕我吧”。你的表達很朴素,帶著真情和勇氣,讓百姓感受到背后有人在撐腰。我想,這也是整個武漢、整個湖北包括全國基層工作者的心聲。
我想通過這封信呼吁,請理解基層工作者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工作與壓力,積極配合他們,大家一起努力,就會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
我也想代表全體電影人,向包括你在內的基層工作者表達敬意,送上一個願望:希望你們在照顧好別人的同時,一定照顧好自己,願每一位武漢人、湖北人、中國人都平安健康。
此致
敬禮!
劉佩琦
新聞回放
彭宏帶領的防疫小隊每天奔波在社區各個角落,確保一家不漏、一人不少,平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千萬基層工作者的縮影。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