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0医疗招聘考试中医医学专业考试资料的具体内容:
中医-事业单位中医妇科学-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中医理论体系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辨证论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起来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辨出证型,因证立法,随证选方,实施治疗。中医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方便对后面各论中具体妇科疾病的掌握,在这里我们对妇科疾病的四诊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望诊:
1.望月经:观察月经的量、颜色、质地。
经量过多:血热、气虚;
经量过少:血虚、肾虚、血寒;
经量时多时少:气郁。
经色红:血热;
经色淡:气虚、血虚;
经色紫暗有块:瘀滞。
经质稠黏:瘀、热;
经质稀薄:虚、寒。
2.望带下:观察带下的量、颜色、质地。
带下色白:脾虚、肾虚;
带下色黄:湿热、湿毒;
带下色赤或赤白相兼:血热、邪毒。
带质清稀:脾虚、肾虚;
带质稠黏:湿热蕴结。
3.望恶露:观察恶露的量、颜色、质地。
恶露量多、色淡、质稀者,多为气虚;
色鲜红或紫红、稠黏者,多属血热;
色紫黑有块者,多为血瘀。
4.望阴户、阴道:观察阴户、阴道的形态、色泽及带下情况。
5.望乳房和乳汁:观察乳房的发育情况、有无红肿疼痛包块、乳头有无溢液及凹陷。
二、闻诊
闻气味:主要闻月经、带下、恶露的气味。
气味腥臭:寒湿;
气味臭秽:血热或湿热蕴结;
气味恶臭难闻:邪毒壅盛,或瘀浊败脓等病变。
三、问诊:
1.年龄:妇科疾病与年龄密切相关。
青春期常因肾气未充,调节机制不完善,易导致月经疾患。
中年妇女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易出现经、带、胎、产诸病。
2.问主诉、月经史、带下情况、婚产史、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等。
月经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及气味,经期前后的症状,末次月经情况。
带下: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及伴随症状。
四、切诊:
月经脉:正值经期或月经将至,脉象多滑利。
妊娠脉:孕后六脉平和而滑利,按之不绝,尺脉尤甚。
临产脉(离经脉):临产时六脉浮大而滑,即产时则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同时可扪及中指本节、中节甚至末节两侧的动脉搏动。
产后脉:多见虚缓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