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电子产品和手机配件支撑起整个华强北,辐射到餐饮、租售等方面,范围也从华强北延伸到南园路赤尾一带。2011年后,华强北的电子市场开始走下坡路,转型探索不曾停滞。如今兴起的美妆、日化产品,已经逐渐形成外溢效应,华强北又活起来了。
今年5月以来,华强北各大商圈就开始推出夜间经济消费模式。中航城天虹的众多商家都提出了延长营业时间要求。据统计,将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两点后,中航城天虹哥老官二季度客流环比增加168%,翻台率提升308%,销售额提升167%。同样延长了营业时长的芭依珊二季度环比销售业绩也提升了88%。
如果说中航城天虹的消费者来自全市各地的话,位于华强北东面的CICCI Mall则几乎只辐射周边居民。作为一个社区综合体,该商场开业两个月以来,就有30%的餐饮商户提出延长营业时间。该商场负责人表示,华强北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形态,使得在晚间时段也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客流,为鼓励及支持项目内商户开展夜经济,吸引这部分客群,CICCI Mall做好全方位的夜间配套服务工作,包括专属的夜宵就餐通道、安全的巡查及指引、顾客的引导等,与商户一起服务好周边的客群。
一鼎香毛肚火锅于日前提出要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店长陈少军表示,这是观察了周边门店后做出的决定。“我们在周边去转了之后发现,华强北到了晚上的外卖量是很大的,特别是零点左右的时候外卖单量特别大;另外周边夜市的人员也非常多,深圳的快节奏让大家都更愿意进行夜宵的消费。”原本只有两个营业时段的火锅店,在延长后多出了一个营业时段,整体的销售额平均提升26%左右。“开了夜宵之后对于上、下午的生意没有影响,不会形成分流,我们成本也不会增大。”
营业到凌晨四点的老炮儿啤酒烧烤店或许更有话语权。为提振消费信心,3月以来福田区试点推出22个“福田自然风健康消费专区”。受疫情影响,市民也更愿意在户外就餐。踩准了这个点后,该店负责人伍文虎于五月底入场CICCI Mall,当月就实现了收支平衡,“日均营业额,周末的话能做到12000元左右,工作日就是8000元左右,6月份营业额做到了29万。”伍文虎表示,之所以进驻这种社区综合体,关键就在于其地理位置靠近华强北专业市场,“消费者主要是在华强北做生意的,大部分都是做电子产品、化妆品的生意人,人流消费能力还是比较不错的。”
声音
市人大代表:建议建造空中连廊改造环境
从第一个吃螃蟹的明通数码城,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专业市场转型,华强北的化妆品市场越发火热。华强北的繁荣正在逐渐回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市人大代表杨勤表示,数日来多名人大代表都曾来到华强北调研,“像曼哈、明通这样的专业市场,曾在推动华强北商业化,打造商业名片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认为,华强北的成功是集合了大家之所成,既是企业家敢闯敢试的结果,也是市区两级政府正确决策的典型范例。
如今,华强北的人流量逐渐回归,但环境改造、微循环等问题依然存在。杨勤建议,应当建立立体交通,减少平面的人车混流,“要把人货进行严格分流,建立物流的传送管道。”如果每个专业市场能够通过空中连廊予以连接,就能有效减少人车混流的情况。
此外,针对目前部分市场转型升级化妆品的情况,杨勤认为这股热潮并不会影响华强北中国电子一条街的名号,“毕竟电子市场的体量是远远超越化妆品的。”杨勤建议,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引导市场转型,“华强北不是一个规划出来的场子,而是自然生成的。现在的关键是要让企业有市场、有销路,能挣到钱。”
04-05版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摄影:南都记者 刘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