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室,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情的场所。近年来,银川市人大常委会紧盯这一民生热点问题,对全市公共场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并认真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出台相关法规,全力推动全市母婴设施的建设。
如今,银川市的母婴室已经从零星的三五个增加到168个,遍布银川各大商场、旅游景区、机场、车站、医院、公园、体育馆、办事大厅等主要公共场所。
都说人有三急,其实要说到急,外出给婴幼儿喂奶、冲奶粉和把尿换尿布,跟这三急不分上下。如果在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更多的可能是将就,而现在这种急切在银川变得讲究起来。
声音
小小母婴室社会文明大标识
早晨8点30分,当记者来到银川市民大厅时,位于该大厅一楼的“妈咪小屋”已经被工作人员打扫得干干净净。记者注意到,20平方米的屋内不仅有洗手池、热水器、晾衣架、护理台、沙发座椅等设施,还配备有冰箱、婴儿桌椅、婴儿床、温奶器等用品,整体氛围很温馨。半个小时后,大厅里前来办事的人已经是熙熙攘攘,其中,推着婴儿前来办理不动产登记证的90后妈妈夏冰就是其中之一,她也是记者探访当天,第一个遇到给孩子哺乳的妈妈。
“因为喜欢带孩子出来,市内的商场、景区也就成了常去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基本都有母婴室,母婴室里换尿片、喂奶、洗奶瓶,既方便又能保护隐私,也是对女性的尊重。”夏冰告诉记者,几年前,姐姐带着宝宝外出的时候就没有这么便捷,那时候如果宝宝突然饿了,妈妈们往往只能焦急地寻找公共厕所,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宽衣解带,尴尬可想而知。
中山公园是市民常去的休闲地之一,记者在指示牌的引导下很快就找到了母婴室,母婴室内不仅布置十分温馨,而且配有沙发、婴儿护理床、湿巾、洗手液、消毒液、洗手盆、桌椅等贴心设施。在这里,记者遇到了80后妈妈李雯雯,她的女儿只有一岁,大学毕业后李雯雯一直在深圳工作,春节期间从广州回银川看望父母,因为疫情影响,她留在了银川带孩子。她告诉记者,在母婴室里给孩子换尿片、喂奶、洗奶瓶已经成了她和更多妈妈们外出带孩子的习惯,之前还担心来银川后不方便,经过半年多的生活,她发现银川母婴室的便捷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深圳。
可以说,母婴室,既保护了妈妈们的隐私、避免了尴尬,满足了群众需求,又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在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强强看来,小小的“母婴室”,可能仅仅是10平方米,但这“10平方米的母爱”,维护的是对女性有尊严地做母亲的权利,是全社会关爱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城市文明的回归和成熟,说明城市在服务的理念和方式上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走访
母婴室正在成为便民服务新标配
大阅城的母婴室是银川市最早建设的一批母婴室,在这里,记者做了一个小统计,一个小时内,仅一个母婴室就有5位妈妈进入。而在大阅城内,像这样的母婴室有8间,分布在每个楼层。
随后,记者随机走访了银川市的10家大型商场,均有母婴室。景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这些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母婴室情况如何呢?记者走访发现,仅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就置有10个母婴室,其中T3航站楼有7个标准母婴室、一个妈咪小屋,T2航站楼有一个标准母婴室,综合交通枢纽有一个母婴室;银川汽车站、银川火车站也均设置有母婴室,并有专人维护清扫。而在镇北堡西部影城,10平方米左右的母婴室内,尿布台、洗手池、电源插座、热水器、婴儿床等设施一应俱全,这种细微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
“全市15家10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33家2000平方米以上大型超市,12家4A级景区,机场、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市区内公立医院以及14家民营医院全部配有母婴室。”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投入使用的母婴室有168个,基本实现医院、大型商场、4A级景区、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全覆盖,从人均占有量来看,可以和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等城市相媲美。
推动
多方合力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
“母婴室建设与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带我们向一线城市取经。”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对于母婴室的建设出台多个条例,其中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银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该条例中,对母婴室的建设就有了明确的规定。同年,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强母婴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建筑面积5000~10000平方米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旅游景区及游览娱乐等公共场所,应建设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的独立母婴室;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应当建立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的独立母婴室;女职工较多的机关、企事业用人单位参照该标准建设女职工休息哺乳室等设施。
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市妇联、卫健委、商务局等单位全面推进母婴室标准化建设。其中,仅2019年,银川市17家医疗机构都建设了母婴室。
期待
职场妈妈希望单位内部设置母婴室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母婴室除了方便办事、出行、购物、就医的群众外,也方便了不少职场妈妈。
其中,杨薇是记者在市民大厅采访时遇到的一位职场妈妈,家住在西夏区的她,宝宝只有6个多月,上班之后仍坚持给孩子喂母乳,好在工作的地方有母婴室,挤出来的奶可以放在冰箱里。“如果天气热,挤出来的奶如果不冷藏,会坏掉的,母婴室真的是帮了我的大忙。”杨薇坦言,由于“二孩政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二胎,好政策也需要更多关怀性的措施,要进一步完善生育福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应该设立或完善母婴室,使返岗新妈妈们在做母乳储备时能更加有尊严感和安全感,减少不便。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相对于商场、公园、候车厅等公共场所的母婴室的普及,很多企事业单位母婴室严重短缺,甚至可以说是空白,因此,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母婴室建设也成了不少像杨薇这样职场妈妈的呼吁,没有母婴室,很多职场妈妈只能躲在卫生间、储物间挤奶。
记者 李慧娟 田鑫 张碧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