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德尔塔新冠病毒近期引发新一轮疫情,一些本已 " 销声匿迹 " 的涉疫伪科普谣言,也借机在网络平台 " 死灰复燃 ",扰乱视听,误导公众。8 月 26 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疫情流言榜,揭穿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 12 个谣言,并吁请广大网民科学防疫,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筑防疫长城。
谣言 1:新冠病毒会在喉咙停留 4 天,漱口即可消除病毒?
▼真相:事实上,新冠病毒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侵害肺部,没有任何研究表明会在咽喉部位停留 4 日。温盐水、茶、醋漱口既不能清洁呼吸道,更不具备杀灭新冠病毒的功能。
谣言 2:风油精、清凉油或麻油抹在鼻孔可预防新冠病毒?
▼真相: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风油精、清凉油、麻油的成分对预防或杀灭新冠病毒有作用。" 香油涂鼻孔 "" 人中涂风油精 " 等所谓可预防新冠病毒的传言亦为谣言。
谣言 3:喝茶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新冠病毒
▼真相:截至目前,没有任何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可以证明这一传言。茶叶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但有可能存在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等食品安全风险,切勿轻信谣言过量饮用。
谣言 4:口罩内侧贴 " 药香贴 " 可预防新冠病毒?
▼真相:截至目前,尚未有药物或植物成分能够有效杀灭新冠病毒的证据。官方发布的各类新冠肺炎个人防护指南中均未涉及该类型产品。口罩中加贴其他物质,会增加呼吸阻力,可能引起因呼吸不畅导致的缺氧,还会降低口罩气密性,增加感染风险。
谣言 5:伊维菌素能治疗新冠肺炎?
▼真相: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伊维菌素在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呼吸机需求、住院需求和临床改善时间等方面的证据 " 确定性非常低 "。伊维菌素的制造商之一美国默克(Merck)公司也表示,现有数据并不支持使用该药物作为新冠肺炎治疗药品。
谣言 6:喝酒、吸烟是预防新冠病毒的中药配方?
▼真相:此谣言属于旧谣 " 饮酒可预防新冠病毒 " 的变体。频繁或过量饮酒不仅不能预防新冠病毒,反而可能会加剧健康问题。用香烟进行雾化治疗更是无稽之谈,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新冠病毒影响的人群中,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
谣言 7:柠檬汁混绿茶可杀死新冠病毒?
▼真相:柠檬汁和绿茶虽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所谓 " 混合在一起喝下可杀灭新冠病毒 " 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至于所谓的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对免疫力的影响,同样没有科学依据。
谣言 8:接种新冠疫苗能丰胸?
▼真相:接种新冠疫苗并不能起到丰胸的作用。少部分人在接种完后发现胸部变大,其实是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 " 腋下淋巴结肿大 ",几周后会自然消失。
谣言 9:接种新冠疫苗后用麻药会致死?
▼真相:新冠疫苗和麻药的药理机制不同,疫苗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麻药作用于神经系统,并不会在人体内发生 " 化学反应 " 致死。新冠疫苗的包装盒与说明书中均没有任何与麻药相关的警示。
谣言 10: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混合接种才能保障健康?
▼真相: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混合接种,能否带来更好保护效果尚未得到证实,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数量却有所提高。我国各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接种后都能让免疫系统有效对抗病毒,降低发病、住院、重症和死亡风险。
谣言 11:接种新冠疫苗 6 个月后会失效?
▼真相:与常规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确实会下降。但抗体水平下降并不表示疫苗保护力在下降。除了抗体,接种人群的记忆细胞也是非常重要的免疫保护。今后国家将根据科学证据综合判断,及时调整新冠疫苗免疫策略。
谣言 12:新冠肺炎治愈后,脑组织将长期受损?
▼真相:新冠病毒感染临床发现主要累及肺,轻症患者没有后遗症,重症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遗留一定的肺损害修复变化,比如肺纤维化。但肺的修复能力非常强,可以修复绝大部分的肺纤维化。至于国外研究发现 " 新冠康复者脑组织长期受损 ",目前仅是大脑影像上的变化,并不涉及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此外,尚不确认研究的康复者与未感染者身体状况上的区别,不清楚影像上的异常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在此,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大家,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即便已接种疫苗,也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没有任何一款疫苗可以百分之百预防感染。因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日常保持 1 米以上社交距离,保持卫生、及时做好物品消毒,仍是最科学有效的防疫准则。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甘肃省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