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苏宣 扬州发布记者 王诗韵
国庆假期又赶上换季、降温,气温骤降会给我们的心脏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该注意些什么?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何胜虎进行支招。
“每次受气温骤降影响,我们接诊的心梗患者就会有所增加。”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何胜虎表示,心梗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中年人基本都是疲劳、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冷刺激等导致病发。而气温骤降,对于老年人影响更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天气转冷,不建议有心脏疾患人群参加户外活动和锻炼,避免过度劳累,要注意保暖防寒,加强自我监控。”何胜虎提醒,如果突发心梗,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一是赶紧拨打120,让医院救护人员及时赶到;二是让患者就地平卧,并且将患者的腿稍微抬高;三是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时候,要及时做人工呼吸,等候120的到来。
“心梗发作前一两天是有一些征兆的。”何胜虎介绍,最常见的是冠心病患者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服药效果变差;或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等,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心痛”,或者说“胸痛”。急性心梗通过“心痛”表现出来的占了70%左右。专家提醒,如果剧烈性胸痛持续半个小时,一定得赶紧上医院看。
【小贴士】
饮食要低盐、低糖、低脂
天气寒冷,更多的人偏爱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这也是诱发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尤其多见于老年人。专家表示,如果中老年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连续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破裂不稳定,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因此,针对此诱因,何胜虎建议,要坚持清淡饮食,尽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类食物,做到低盐、低糖、低脂。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类食物,保持饮食营养均衡,同时,在每日的饮食中,应该坚持少食多餐原则,饮食切勿过饱过急,以免诱发心梗。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