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过场瘦身 基层工作加分
2014年 04月 28日 10:41:41 来源: 大渡口报 编辑: 唐洪琼 访问量:
走完最后一公里,在家门口服务百姓
茄子溪街道从优化评价标准、工作内容、服务手段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基层工作“减负增效”专项行动,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教育实践为契机,突出减负增效,真正激发居民自治活力,确保社区干部有更多精力、更多时间服务居民,推动基层职能向“综合服务”转型,不断提升基层工作群众满意度。
甩开包袱轻装前行
“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的民情恳谈会,欢迎大家针对我们社区这四个月来的活动及基层工作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真诚希望多听到批评的声音,让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滨江社区的居民意见座谈会上,社区改变会风,愿意多听批评,少听赞扬,让不少居民眼前一亮,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我建议,社区在今后工作中多搞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这样才能有效覆盖到我们每个年龄段的居民。”“今后四点半爱心托儿所周末可以开放么?今年我常常在周末要去单位加班。”“我建议时间段上可以考虑照顾更多人群。”……
居民提的一条条建议,社区都一一记录,负责人李拥军告诉记者:“对于我们广大基层工作者而言,只有在服务群众时丢掉过多的包袱,轻装上阵,基层工作才会保持活力,通过本次座谈会过后,结合街道‘减负增效’行动,在今后工作中避虚务实,增联络减隔阂,促进社区服务零距离。”
近期,茄子溪街道将发动各社区,积极组织开展“进百家门、知千家情、暖万人心”专项走访行动,社区工作者须做到“三清四到家”。“三清”,即家庭情况清、困难问题清、矛盾隐患清;“四到家”,即深入走访进到家、群众意见听到家、贴心服务送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在走访、接访时,准确记录居民反映问题,第一时间确定责任人落实解决措施,或上报协同解决,并把处理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及时告知居民,做到“首问负责、即时办理、事后反馈”。
优化机制服务转型
“居民有事找社区”,这句百姓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要改一改了,“小事找社区,大事来街道”是现在街道居民口中的新段子。
“取号后请您在等候区耐心等候”这在银行办事时经常听到的声音,如今在茄子溪街道服务大厅也可以听到了。为更好增动力减负荷,确保社区服务增实效,茄子溪街道将涉及综治、安监、民政、计生等6项行政性事务工作收归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只要是涉及以上事务,居民到街道服务大厅便可快捷办理。
居民黄婆婆高兴地说:“以前到社区办理这些事情经常打拥堂,窗口不够不说,也经常被人插队。现在好了,只要带上身份证,在取号机上感应一下,就能拿到号码,13个窗口分类服务,就像在银行一样,不到五分钟我孙子上户口的问题就解决了。”
记者看到,街道不但引进了取号机方便办事居民取号排队,还在服务厅安装了座椅、饮水机及宣传屏,指派专人担任引导员,维持现场秩序,回答办事居民相关问题,居民来办事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以前居民办事费时误力的现状得到极大改善。
在将部分办事职能上移集中到社区,实现集约化处理的同时,街道亦及时调整考核思路,以服务水平、服务项目和群众满意度等3个重点指标,对社区进行动态绩效考核,积极整合发挥网格服务队宣传政策法规、搜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等作用,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在服务居民、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号召力、凝聚力,在丰富群众生活、增强社区活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确保社区工作评价体系真正向“为民服务”转型。
活动打包效果翻倍
4月25日上午,在茄子溪街道永丰社区,“爱国卫生月宣传”、“大学生志愿者送法进社区”、“社区民生服务团、区二院医疗进社区”三个活动同时举行,吸引了很多市民参加。领取卫生宣传手册,进行法律咨询,向民生服务团反映问题,参加免费体检……好不热闹。
“听了你的诉说,如果情况属实,你的这位朋友显然是违约了,他这样的做法在法律上是不予承认的,建议你走法律程序。”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的张婷婷参加了本次法律服务志愿活动。“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能有这样的机会走出课堂,把在课本上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我感到十分荣幸。”
在民生服务团服务点,居民排起了队。“我们小区的物管工作经常马虎了事,敷衍工作,大家意见很大,这样不作为的物管,我们不欢迎。”“陆大姐,你别急慢慢说,我们会详细记录你们提出的问题,派专人到小区实地调查,尽早解决该问题,请你放心。”街道党工委书记颜裕杰表示,“服务民生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解决,唯一途径就是在居民家门口设点,深入社区基层面对面听取问题,收集问题。减负增效,就是要走出办公室,更好服务群众。”如今,街道年初收集的49项民生问题,已经有24项得到解决。
不以活动开展工作,让基层工作紧凑化,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让辖区居民得到了实惠,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群众满意感、幸福感。
(记者 易敦科 通讯员 杨世莉 熊林秋 刘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