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div=-1,id:0
记者徐芳
通讯员何炳虹薛梅邵然
26年
获得珍贵医患之谊
“冯主任,我来了。”两个人推开了冯文诊室的门,冯文一看,是年过五旬的李大姐和一个年轻姑娘。
李大姐让年轻姑娘坐下,小声对冯文说:“冯主任,您给看看吧,她结婚4年都没怀孕,别的医院说是不孕症,治了很久也没治好,我就带她来找您了。”
冯文点点头。
20年,足以让一位患者和自己的医生建立起牢固的信任,李大姐和冯文就是这样。20年前,罹患早期宫颈癌的李大姐接受了冯文的手术治疗,术后冯文还帮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让李大姐在癌症确诊后平安生活了20年,可以想象她对冯文的感激之情,她甚至称冯文是“神医”,身旁的姐妹、孩子们不舒服了,她都带着来找冯文。
像李大姐这样的患者,冯文还有很多,癌症检出后接受她的规范化治疗,生存10年、20年者比比皆是,她说,看到她们精神抖擞地来医院复诊,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一天八九十个门诊患者,上四五台手术,还要带教、写论文、搞科研、不断学习、参加各种考试,冯文就像一台“永动机”,日夜不歇。累是累,她却觉得有意义,因为惊喜无处不在。
就在不久前,冯文遇到了赣榆区的小陈,她抱着三四岁大的女儿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冯主任,幸亏你做手术治好了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子宫肌腺症,吃了3个月你开的药,第四个月我就怀孕了,太谢谢你啦。”
冯文说,这是作为医生的她最希望听到的消息。
4月28日下午3点,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冯文正在做术前准备,洗手、消毒、穿衣、戴手套,她动作麻利,几乎是一气呵成,然后小步往手术间走去。
她的时间很紧,刚从上一台宫颈癌切除手术上下来,第四台手术已经箭在弦上,她得先把上台手术的医嘱下了,手术记录写好,趁着麻醉医生给患者做麻醉的时候,赶紧重新把洗手、消毒这一套程序走一遍,接着再上下台手术。
这台宫腔镜下的子宫肌瘤摘除术只是冯文这天下午六台手术中的第四台,这台手术结束后,她才抽出空去了趟洗手间,紧接着喘口气上第三台手术。等四台手术全做完,已经是晚上8点了,再查看了一下患者情况,冯文回到家时已经快到晚上10点了,在手术台上还精神百倍的她,瞬间就窝进了沙发里。
“我连话也不想说,太累了。”冯文闭着眼睛,巨大的倦意铺天盖地。
女医生冯文清秀文弱,但她的专业水平却让人刮目相看,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正高级职称主任医师,26年的临床经验,数万例成功手术的经验,我市知名的妇科专家……然而她更是个普通人,连轴转了几台手术后,她虚弱得就像个孩子。
“做医生就是这样,休息永远是珍贵的,有时甚至是一种奢求,忙碌是我们多数时候的状态。”冯文在办公室换上白袍,窗外绿意正浓。
柔弱女子
却偏爱手术刀
国内某知名网站曾经举办过一次医疗专科压力指数评星活动,妇科医生“遭遇麻烦”的指数达到了5颗星,这并非空穴来风。2014年北京市医调委的数据显示,其所调解的近5000例医疗纠纷中,妇科位居榜首,主要原因是妇科疾病与生育、生活质量直接关联,导致患者家属对病情十分敏感,一旦在治疗中出现问题,人们很难接受。
1990年大学毕业后,冯文就进入了妇科这个“麻烦”科室,对她来说,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她必须从医科大学培养的“一张临床医学白纸”,快速成长为妇科专才。那时候,国内的妇产科还普遍没有分开,因此年轻的冯文既要忙着治疗各类妇科疾病,也得忙着助产,日子忙碌而充实。
1998年,冯文获得去江苏省肿瘤医院进修的机会,她在妇科疾病手术方面的建树也逐渐展露出来,外科手术显著的治疗效果让冯文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妇科领域。她的好学与勤奋在妇产科是出了名的,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她会一头扎进图书馆里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继续深造的念头始终萦绕心头。
2004年,已经是副主任医师的冯文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和比她年轻20岁的后辈同台pk,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母校妇科肿瘤的硕士研究生,3年的研究生学习,使她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临床工作经验有了质的飞跃。2010年市一院妇产科正式分家,冯文便一头扎进了妇科手术室,和子宫肌瘤、宫外孕、恶性肿瘤、输卵管问题、卵巢问题、子宫畸形、不孕等各类妇科疾病打起了交道。
2
1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