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凤凰网组织的空港新城采风活动,车行途中,接到机场电话,由于天气原因,此次活动暂时取消。凤凰网随行工作人员满脸歉意,搞得我们也没有无话可说。网友乐华建议不如去白鹿原影视城逛逛,原本回家休息,把最近参加活动的照片整理一下,该发的贴文一发,要不邀请方迟迟没有看到活动内容,估计心里不是很痛快。既然乐华建议去白鹿原影视城,那也只能由着歪家伙的性子,要不嘟嘟囔囔半天,不烦死你才怪。
白鹿原影视城前段时间开业,听说异常火爆。火爆原因
我认为原因有三:陈老师的小说《白鹿原》的问世催生
了白鹿原热。记得白鹿原刚刚发行,书店当时还不好
买,还是一个特别好的朋友送给我一本简装本,一天时
间我看完了这部小说。后来又看了几遍,感觉每次看后
都有不寻常的感觉。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白嘉轩一生娶了
七个老婆和那个长着倒勾的家伙;时常还拿着小说的素
材和蓝田当地一些人物和地名对号入座,免不了和别人
争得红脖子涨脸,方显自己有学问。就和孔乙己老先生
似的,有学问的与没学问的区别在于知道“回”字有多
种写法。再就是多部影视剧在白鹿原影视基地拍摄和陕
旅集团投入巨资打造该影视基地。
基地以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鹿原》为载体,并以电影《白鹿原》中的场景为原型,通过仿古建筑、场景复原、演艺表演等形式弘扬关中本土文化内涵,实现旅游业和影视业的跨界运作。
再加上蓝田地理位置、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得天独厚以
及全域旅游的开展,更多的人更愿意到蓝田旅游观光。
白鹿原影视城开业异常火爆,社会反响也是贬褒不一,由于人与人层次认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取得的结果也不相同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像当年世园会开幕,不是各种声音都有。前段时间我曾用微信公众号把这次影视城开业的质疑声嗮了一下。也引起众人围观。专门电话询问蓝田宣传部门,得知:此次影视城为试运营,景区里有部分设施和景点正在建设,尽管景区投入大量的人力再加上蓝田当地多部门的投入(仅交警就有400余人),也远远不能满足当天现场秩序维持的需要,大部分工作人员不能按点吃饭,中午基本取消休息时间。虽然官方统计当天游客有八万余人,实际人数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提前得知关中环线将军岭隧道因维修关闭,改变了走西蓝高速,走关中环线这条线路,直接从南三环走雁鸣路走关中环线。汽车驶向白鹿原影视城方向越近,关于影视城标识也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停车场标识。问问路边村民,停车一次10元,随在距离影视城不远的一家人家门口停车,交10元,并叮嘱一定要看好车辆,村人直说:莫马达!
到了景区南门“武关”,白鹿雕塑很霸气,进门的时候工作人员说上面吃饭时要用卡的,就办了卡充了钱,参观完陈忠实故居顺着大路开始上塬,这里温馨提示一下(有小孩的一定要带伞或者遮阳帽啊,别问我咋知道的——太阳太大了,园区的树好多是才种下的遮阳能力较差)。
顺着大部队走上白鹿原,其实挺近的,如果那个号称亚洲最长的扶梯开了之后就更方便了,中间就去田小娥的窑洞看了下。
自从看了白鹿原的电影,就一直想来白鹿原影视城看看。第一次来白鹿原影视城,景区真的好大,跑了很长的路,虽然因为刚开始运行园区有的景点设施没修好有点遗憾,路边的小树苗没有能阻挡我晒黑的趋势,但更多的是一种满足感,见到了陈忠实老宅,真的是“原上黄土依旧,不见当年陈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