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文婕
最近,不少市民都发现,临顿路路边的计时车位取消了不少,在取消了停车位的非机动车道上,重新设置了隔离栏,将非机动车道一分为二,一边供机动车通行,一边仍旧是非机动车道。不过,对于这样的改变,市民周先生 却 有 些 担心。昨天,他打来电话反映,“多了一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变窄,我们骑电动车的人反而不方便了。”
车道变窄影响非机动车通行
周先生家住临顿路上的小巷中,平时,总是习惯骑电动车出行。最近,他发现临顿路一侧的非机动车道被分成了两道,原本非机动车通行的通道也随之变窄,给他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些许不便。我能理解是“为了解决拥堵,才这样设置,但是这样一来,原本可以多辆电动车并行的车道,几乎只能容一辆车通行了。”周先生说,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骑电动车通行时,要注意一侧不能碰到隔离栏,另一侧又不能蹭到路牙,因此大多数人都把车开在车道中间,后车如果要超车,或者并行,难免比较困难。“要么就是一路摁着喇叭过去,噪音又太吵了,也不现实。”周先生给记者大致计算了一下,在高峰时期通过同样的长度的路段,安装隔离栏后,大约需要比之前多花一半的时间。
机非车辆混行带来安全隐患
昨天下午,记者骑着电动车来到临顿路实地体验。临顿路从旧学前路口起,一直到齐门路北园路路口,由南往北方向的大部分非机动车道,都被隔离栏隔开了,左侧是直行右转并行的机动车道,右侧则是非机动车道,相比分隔前,非机动车道确实窄了很多。
昨天是周三,下午3时15分左右,正是学生放学时段,不少家长骑着电动车接上孩子,都从临顿路经过。确实如周先生所说,非机动车道上鲜有超车或两车并行的现象。而马路另一侧的非机动车道,因没有加装隔离栏,非机动车道通行显得更为通畅。记者注意观察了一下,虽然新增了机动车道,但是在此车道通行的机动车却少之又少,大多还是非机动车占道通行。偶尔有机动车驶入该车道,由于前方有非机动车,只好放缓车速跟在其后缓慢通行,或是频繁按喇叭提醒非机动车加速通过。在路口等红绿灯时,占道行驶的非机动车便在停车等待的机动车中穿梭而过,安全隐患不小。
车辆各行其道还需市民自觉
对于市民担心的问题,市交警支队民警许立介绍,用这样的方法增加临顿路上的机动车道,主要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增加出城方向的车行通道,并且,作为一项长久性措施,路段上的隔离栏也将长期存在。不过,许立也坦言,由于改造后,原本的非机动车道确实变窄,非机动车通行受到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不过,隔离带只在距离各个路口50米处设置,习惯新变化后,不会对通行带来太大问题。
“确实有不少非机动车图一时方便,占用新划的机动车道,交警部门也动员了不少志愿者和服务人员,在各个路口维持秩序。”不过,许立认为,受人员数量的制约,要想保证路段的通行畅通和安全,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市民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选择正确的车道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