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由深圳市自卸车协会主办的深圳市首届新型全密闭式智能泥头车展示暨车型目录发布会在龙岗区举行。此次活动以“助力深圳蓝,环保我践行”为主题,首批12家生产厂商14款新型泥头车车型在活动中进行了发布。
9月7日上午,由深圳市自卸车协会主办的深圳市首届新型全密闭式智能泥头车展示暨车型目录发布会在龙岗区举行。
此次活动以“助力深圳蓝,环保我践行”为主题,首批新型全密闭式智能泥头车目录发布。
发布会上展示的新型泥头车。
深圳新闻网9月7日讯(记者 李云云)深圳将成为全国首个一次性完成传统泥头车淘汰退市、全面启用新型全密闭式智能泥头车的城市。9月7日上午,由深圳市自卸车协会主办的深圳市首届新型全密闭式智能泥头车展示暨车型目录发布会在龙岗区举行。此次活动以“助力深圳蓝,环保我践行”为主题,首批12家生产厂商14款取得了工信部公告、燃油达标公告,并通过测试达到相关要求的新型泥头车车型在活动中进行了发布。
当日,比亚迪、华菱、重汽等17家汽车厂商展示了20种车型共29辆新型泥头车。市港航和货运管理局(市泥头车整治办)、公安交警局、住房建设局相关负责人、泥头车企业负责人共计500人次参加了活动。
据了解,为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大战略部署,经市政府审定同意,8月27日,市住房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委、市人居环境委联合印发了《深圳市泥头车、搅拌车和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更新改造工作方案》(以下称《更新改造方案》)。根据该方案要求,2019年5月31日前,将一次性淘汰深圳市全部在用传统泥头车,政府对传统泥头车淘汰退市实行专项补贴。
根据《更新改造方案》有关工作要求,为加快新型泥头车更新换代工作,进一步促进泥头车行业转型升级,在市港航货运管理局、交警局、住建局等多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市自卸车协会建立了深圳市第一批新型泥头车车型目录,并举行泥头车车型目录发布会。
发布会上展示的泥头车主要为国五柴油发动机加装DPF、LNG或纯电动等三种环保技术标准的新型泥头车,均符合《技术规范》中所明确的车辆相关功能技术要求,具备国家工信部公告目录代码,并完成了在深圳市新型泥头车信息管理系统监管平台上的接入测试。此后,市自卸车协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车型目录,及时通报各相关政府部门,并向全行业发布。
更新后的新型泥头车具备满足大气环保要求等。
发布会上,市港航和货运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完成了新型智能泥头车车型第一阶段的测试工作。其中,有12家生产厂商的14款车型,取得了工信部公告、燃油达标公告,并经测试达到了深圳地方标准明确的环保排放、车身密封、装载方量要求,同时配置了符合要求的双通道GPS、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右侧盲区辅助提示等智能化监控、防控设备,达到了列入预发布目录的条件,分别是比亚迪T10ZT、陕汽德龙新M3000、东风柳汽乘龙H7豪华版、东风天龙KC、江淮格尔发、田戴姆勒 欧曼 新ETX、华菱重卡336及华菱重卡天然气、三一重工SYZ411C-8、中国重汽豪瀚J5G柴油及J7G天然气、联合卡车U340N、中集陕汽德龙新M3000、上汽红岩M500。
据统计,深圳市泥头车企业共有207家,全市共有传统泥头车近13000台。目前,全市泥头车箱体虽然已经“瘦身割斗”(三轴车12立方米、四轴车20立方米),但因普遍存在“大吨小标”现象,“平斗装载”仍超载接近100%。同时,由于传统四轴泥头车车身高大、视线盲区大、转弯半径大,且缺少科技预警手段,智能化管理水平较低,车辆频频在变线或转弯时发生交通事故,交通安全形式较为严峻。此外,传统泥头车均采用敞开式蝴蝶盖板,顶盖盖平仍有较大缝隙。车厢底部与侧面存在缝隙,车况老旧且密闭性能较差。虽然近年来,深圳市政府部门已强化了查处泥头车违法行为的执法力量和手段,持续维持泥头车高压整治态势,但仍有不少泥头车在运输过程,经常出现尘土飞扬、撒漏泄漏等现象,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为解决传统泥头车存在的弊端,2017年12月,深圳市出台了新型泥头车标准化指导性文件《全密闭式智能重型自卸车技术规范》(SZDB/Z 284-2017),并于今年2月1日起实施。《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了新型泥头车发动机动力性能和排放标准、车厢厢体结构尺寸、智能终端、车辆标志标识等内容。更新后的新型泥头车具备满足大气环保要求、杜绝超载、全密闭式装载、智能管控等特征。相比传统泥头车,新型泥头车更为安全、环保和智能。
据介绍,接下来,根据发布的新型泥头车目录,公安交警部门在办理新型泥头车登记上牌业务前,将严格核实车辆是否在新型泥头车目录范围内,相关车辆是否符合工信部备案参数要求。
[责任编辑:张凡]
延伸阅读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