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以实现“消费前决策+在线下单消费”一站式服务,存在以下优势:
2.3.2 竞品主要功能
(1)产品库
该功能对应消费前决策的第二种逻辑。
共分为护肤、彩妆、美体、美发、男士、个体护理、美容保健7个大类,近百个细分类别,合计70000款左右产品。为用户提供两种检索方法:根据功效检索;根据品牌检索。检索结果为“详情介绍”、“提到该产品的心得”以及“产品点评”三类内容,帮助用户进行精确到特定产品的消费前决策。
具体细分列别内部,列举护肤前十名产品按名次进行排列:
在相应功效细分下,呈现给用户的列表并非按照A-Z字母排列或是随机排列,而是以“人工+算法”的方式进行排列;产品库列表具有如下特点:
美妆心得在产品库列表的名次排列上,依赖于大量用户数据所产生口碑效应,比较客观与全面。类似于美妆产品榜单,这是美妆心得优势所在,美学应避开在产品库的列表排名方面与其正面交锋,在产品发展初期,没有大量用户基本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某一款产品的短评,并同时展示评价用户的肤质、年龄,撰写门槛低,但是当数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并且真实无水分的前提下,对用户的消费前决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心得
由社区内10%的核心用户产出大部分心得内容,其中又以用户原创内容UGC占多数,专业人士产出内容PGC占少数,并且对美妆网红持怀疑态度。在产品的设计以及运营策略上,美妆心得有引导普通核心用户而非专业人士成为心得发布人的趋势,体现在:
2.3.3 竞品发展趋势
(1)早期发布
美妆心得IOS版本发布于2012年3月30日,名为“化妆品批号”,输入品牌以及批号查询进口化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日期。该产品一直持续到了2013年1月31日,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库。
(2)早期发展
2013年1月31日,“化妆品批号”更名为“公主美妆”,在批号查询所建立起的庞大产品库的基础上,开始转型做化妆品点评社区。2013年3月15日再次更名为“美妆心得”。在2013年至2015年间积累了千万级别的用户,占据了美妆社区的大部分市场,依据大体量UGC内容为产品库内的产品建立起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前决策行为。
美妆心得做的是一件厚积而薄发的事情,因为美妆产品极大依赖于用户的口碑,并且同一款产品对于不同个体在功效上存在很大差异性,消费者需要更多的样本来进行消费前决策。因此美妆心得花了三年时间,积累了可观的用户数量,建立起不错的公信力,从2014年开始,每年推出一份榜单“美妆心得大赏”,根据用户的评价评选出受欢迎的美妆产品。
(3)中期发展
2015年美妆心得推出“月光宝盒”,打通支付环节,销售化妆品礼盒。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在“社区+电商”之间选择的一个折中方案。因为无法合作国际一线品牌,从而选择小众品牌的礼盒折价打包出售。
(4)预测趋势
在我看来,转型电商是美妆社区的一条必经之路,相较于消费前决策,用户更大的痛点是如何在网上买到品牌直销的正品。美妆心得做出了类似于COSME的化妆品大赏,却没有提供直接的入口让用户去进行购买(而COSME是可以直接进行购买的),就像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的放矢。从月光宝盒的B2C电商尝试就可见一斑,美妆心得的发展必然是偏向电商的。
3. 网易美学调研报告 3.1 数据调研3.1.1 整体数据
网易美学上线至今App Store生活榜下载量,数据来自App Annie
3.1.2 数据趋势
网易美学自2016年10月24日发布以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后稳定保持在生活榜100名左右的位置。在新版本发布时,往往会伴随下载量的上升,考虑原因主要是通过微博等新媒体进行营销推广,以及网易内部产品的流量置换,实现短期内的下载量激增。
网易美学整体体量暂时无法与美妆心得相抗衡,在社区发展初期,重心应放在用户的获取、用户活跃参与、用户留存三个方面。
3.2 用户调研3.2.1 核心用户
产品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核心用户主要分为两类:
3.2.2 主流用户
3.2.3 用户构成
(1)核心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