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环川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已取得阶段性实效,该区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强势学科、优势学科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效用,推动四川大学科研综合楼建设、创新创业大厦建设、展业大厦改造等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该区还建立区领导定向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工作机制,相关区领导专程拜访高校,形成了一批合作项目。从科技成果申报,也可以看得高校叠加双创基地的辐射力,2016年,武侯区共获得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42项,获得科技资助资金5692万元,区内企业获得国家和省市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称号17项,获得资助资金540万元。
高校叠加双创基地,甚至还能辐射其他实体经济。就在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前夕,由四川大学主导建设的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武侯区。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武侯区将围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商务商贸业等三大产业,磨子桥双创基地带来的人才、资本、市场活力,将助推武侯区三大产业迈入新征程。
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原标题:第七届成都数字娱乐周今日在蓉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