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国内多数影视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让投资人失望的半年报。
8月30日晚间,阿里影业(01060.HK)宣布,今年上半年总营收同比大增3倍至10.62亿元,但依然没能止住自2014年成立以来的亏损势头,当期再度亏损4.85亿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
尽管在这波半年报中,万达电影(002739.SZ)继续以66.15亿元总营收、8.87亿元净利润领跑同行,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影视上市公司,光线传媒(300251.SZ)、华策影视(300133.SZ)、新文化(300336.SZ)、完美世界(002624.SZ)等少数头部公司也都保持了亿元级别的盈利,但整体而言,影视公司今年依然没能走出上半年低迷“魔咒”,过半影视公司业绩下滑。
A股上市公司阵营里,慈文传媒(002343.SZ)、华录百纳(300291.SZ)等公司的总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下滑20%-30%,长城影视(002071.SZ)总营收同比骤减56%,而欢瑞世纪(000892.SZ)则从去年同期盈利4736万元转为净亏损3963万元。
即便是录得4亿元净利润的华谊兄弟(300027.SZ),其实也依然处于“去电影化”的转型阵痛期:一边是品牌授权和实景娱乐业务超过70%的营收增长,另一边却是影视主业的持续萎靡,并拖累总营收下滑。
而新三板梯队中,唐人影视(835885.OC)、数元影视(870948.OC)等公司的总营收下滑幅度也超过50%,新片场(834630.OC)尽管营收同比翻倍,净亏损却从去年的297万元扩大到近2000万元。郭敬明参股的和力辰光(836201.OC)总营收减幅超过60%,并从去年同期的339万元净利润转为净亏损3463万元。
一位券商文娱产业分析师告诉腾讯财经,今年上半年部分影视公司业绩滑坡,一方面是因为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采购额度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是影视公司核心大剧的收入基本都在下半年确认。
对投资人而言,影视公司高度倚赖单一项目的波动性风险正趋于定势。
上半年收入寥寥
曾推出《花千骨》《老九门》等热播大剧的老牌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慈文传媒,今年上半年有《楚乔传》《欢喜县令》等五部剧在卫视和视频网站实现首轮播出。其中,大型女性励志传奇古装剧《楚乔传》的热播,还一度引发全民热议“楚乔”的舆论盛况。
赵丽颖饰演楚乔
但慈文传媒今年的半年报却并不好看。今年上半年,慈文传媒仅录得营收3.33亿元,净利润7618万元,分别同比下滑22.33%和17.54%。
对于业绩下滑,慈文传媒解释称,“主要系本报告期无新剧首轮销售确认收入所致。”
慈文传媒董秘办相关人士告诉腾讯财经,《楚乔传》已在去年下半年完成了销售收入确认,并计入了2016年度营收。
因为没有新剧销售确认收入而出现业绩下滑的影视公司,不止慈文传媒一家。
长城影视尽管录得总营收2.63亿元,却以广告业务为主,影视业务营收仅有535.8万元,同比下滑93%。该公司称,今年影视拍摄的两部新剧《浴血红颜》《热血英雄传之校花》在后期制作中还没有取得许可证,预发行合同暂未确认收入,而另外的剧还在创作筹拍中。
成立于2010年底的“影视新秀”数元影视,在强敌环伺的市场竞争中,去年仅录得营收419万元,同比腰斩,净亏损628万元。
数元影视的解释是,该公司拍摄的影视剧作品《我的男神》《追捕者》《谜巢》《枪炮腰花》 等均在后期制作及宣发阶段,本期尚未发行形成收入,同时代理发行收入减少,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刚刚获得完美世界领投、总额1.47亿元D轮融资的新片场,也陷入近2000万元亏损。新片场将原因归结于已上线网络电影的点击量骤降,以及重点影片档期被安排在下半年,因此上半年网络电影、网络剧业务的整体收入规模受到影响。
上半年俨然已成为影视公司的营收“洼地”。腾讯财经梳理近年影视上市公司的财报发现,基本上半年的营收只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为何业绩扎堆在下半年?
“每家公司会依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播出周期而调整收入,进而影响到利润。”影视上市公司当代东方(000673.SZ)总裁助理、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李泽清告诉腾讯财经,行业里将这一做法称为“调表”,即自行规划当期营收和利润,这也是一种市值管理行为。
对于电视剧制作发行为主的影视公司而言,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电视剧业务的生产周期和收入确认准则所决定。
电视剧的生产需要经过立项审批、剧本创作完善、拍摄、后期制作、审片、发行等多道流程。特别对拍摄期,公司一般会在每年一、二季度或四季度拍摄电视剧,经后期制作,往往要到第四季度方能取得发行许可证。所以,绝大部分影视公司出品的电视剧相对集中在第四季度发行,播出时间则由播出平台自行排期。
电视剧发行许可证
而电视剧收入确认政策为,在电视剧购入或完成摄制并经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后,电视剧母带转移并已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上半年就没有取得影视剧发行许可证的情况,但影视公司通常还是会选择将收入确认放在下半年。今年尤其如此。
国内的影视上市公司基本都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但今年上半年中小创一直萎靡,创业板跌幅一度超过15%,而上证50涨幅超过17%。一些影视行业研究人士认为,影视上市公司会在这种不利局面下加强市值管理。
“上半年让利空出尽,因为即便有再好的业绩也很难在资本市场上显现。所以先把上半年业绩做低,等下半年中小创逐步企稳,再释放业绩。”影视投资人曹海涛告诉腾讯财经,有些影视公司即使上半年有收入,也要在下半年确认。
包括影视上市公司高管在内的多位影视业内人士向腾讯财经证实,行业内的确普遍存在这一做法,但他们也认为这只是一种“正常手段”。
唐人影视今年上半年已基本完成电视剧作品《三国机密》《梦幻西游》的拍摄,但尚未发行,上半年实现收入的只有一部网剧,而去年同期是四部电视剧。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净利润3729万元,分别同比下滑64%和71%。
尽管如此,唐人影视依然表示,这一业绩表现“符合公司年度计划及整体预期”。
风险加速暴露
与郭敬明深度绑定、且正在排队A股IPO的新三板上市公司和力辰光,可能对“影视公司业绩高度倚赖单一项目”的波动性风险,感受最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