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 众创 新零售 膳食纤维寻找大健康产业新路径
2017-11-22 15:05 来源:中国食品报新闻 新零售 /消费 /供应链
原标题:资本 众创 新零售 膳食纤维寻找大健康产业新路径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旺盛,作为均衡营养必不可少的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在营养和健康领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膳食纤维分会主办,膳客众创空间、上海市营养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食疗研究会等单位协办的2017年第五届中国膳食纤维产业高峰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与会嘉宾从经济形势、研发目标、众创、创新与市场的对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膳食纤维研究空间广阔
为特殊人群提供营养支持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宗爱珍博士认为,食品加工业的根本目标是为人体提供营养支持。当前食品加工业的重点是为普通人群提供基本营养支持,今后突破点之一是为特殊人群提供特殊营养支持,膳食纤维就是其中一个品类。目前市场上缺乏糖尿病肾病患者专用食品,宗爱珍认为,应以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需求为指导,针对产业存在的相关问题,开展产品的研发、功效评价及产业化开发等工作,开发一系列适于糖尿病、肾病等特殊人群的专用食品,增强国民营养与健康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江南大学姚卫蓉教授在《膳食纤维在酒类中的新应用》的报告中透露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抗性糊精和聚葡萄糖在提高酒液黏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聚葡萄糖和抗性糊精对黄酒均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和贮藏稳定性;高纯度抗性糊精和聚葡萄糖均可降低黄酒溶液的表面张力,使酒体更稳定,而表面张力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姚卫蓉团队发现,抗性糊精不能显著降低白葡萄酒的表面张力,如何验证表面张力降低原因与多酚化合物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原北京军区疗养院营养科主任裴素萍认为,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更多的人获得健康。而像膳食纤维这种功能配料运用到食疗中,使食物更具有针对性地面对特殊人群,这不仅是膳食纤维应用方面的创新,实施大健康的一个路径,更是中华食疗文化走向国际的基础与途径。
众创应与产业结合
资本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弘信资本合伙人、魔豆工坊创始人肖万明博士认为,目前,经济的高速增长已转为中高速增长,并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健康产业同样面临消费升级。“美国经济结构中,有60%—70%的比例来自知识经济服务,服务业非常发达。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还是以生产为主,相对来说服务业发展还不是很充分,但提升空间很大。提升靠什么,主要靠创新驱动。”肖万明说,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研发需要创新,营销需要创新,商业模式需要创新,产业布局也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无法实现大发展,就无法实现健康梦。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各地对众创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据了解,膳客众创空间是上海市科委重点打造的专业类众创空间,是国内首家大健康产业众创平台。
众创究竟应该怎样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膳食纤维分会会长王延平认为,众创走入下半场就是产业众创,产业众创必须建立在产业的基础上,要与当地主要产业相结合。比如去西藏,众创就要与青稞相结合。
健康中国是国家战略,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健康产业和养老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47亿,全国1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2.66亿;我国人民超重比例31%,中等肥胖27%,慢性病已成为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王延平表示,让更多的人了解膳食纤维这样的健康饮食元素,将这类健康元素引入人们的日常饮食中,从而解决人们的亚健康问题,这是非常积极的手段。在推动膳食纤维健康科普工程的社会化公益事业同时,利用众创空间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湖北、河南、西藏、安徽、江苏正在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膳食纤维分会洽谈众创事宜,将来的落地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局面。王延平解释说,第一产业是以当地的生态农产品为基础,通过生态原产地的认证使它走向大流通,走向国际;第二产业可以做膳食纤维的提取深加工,形成产业园;第三产业就是以田园综合体的形式呈现,形成文化旅游项目。这种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是众创的核心骨架。
关于新型供应链的问题,王延平认为,新型供应链将部分取代超市或者菜场的销售功能,并且其供应链的终端将更往前推进一步,直接到消费者所在社区。源头以生态原产地为始,可进行膳食纤维提取转化,可培养几个田园综合体,以内容植入的形式设置轻食药膳餐厅,也可通过生态志愿者社群,进入大流通平台,包括便利店、电商、超市等。这些全部通过创客去实现,从膳食纤维扩展到大健康,整体带动产业的发展。
在“大健康产业如何更接地气”的对话上,与会嘉宾分析了膳食纤维产业应如何与大健康、消费升级以及文创产业进行跨界融合以及深入结合。在膳食纤维产业联盟与膳客众创空间的协同架构基础上,整合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向周边延伸,利用政产学研用等相关领域资源,分别在生态原产地、娱乐传播、线下渠道、线上营销、社区OTO、社群健康服务、园区创业者、白领健康关爱等领域发力,为膳食纤维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动力引擎。
多家投资公司与基金机构表示,将联手各方强势资源,依托膳食纤维产业联盟、膳客众创空间以及膳立方集团正式筹建成立中国首支“膳食纤维产业专项基金”,激活“社会公益+产业众创+联合资本”的社会化协同效应,搭载多元化、多层级、多渠道的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通道,挖掘并加速更多高速成长潜力、具有创新发展想象空间的创业项目与企业,为膳食纤维产业插上资本的翅膀,逐步构建持续、健康、有序的膳食纤维产业轻型生态系统,助力中国膳食纤维产业进行跨越式发展。
市场随时在变
创新仍存三大误区
产品求新、求变、求突破都需要创新,而创新的路径无非就那么几条,然而,同样的路径,为什么有的企业左右逢源,有的企业四处碰壁?是否所有产品在所有路径上都能走得通?为什么掌握了最前沿的市场理论,了解了世界的产品流行趋势,却依然把握不了消费者的心理?北京美思美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崖枫认为,中国快消品企业创新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缺少前瞻性,而是太有前瞻性;不是落后于时代,而是过于领先时代。她总结出几大误区。
误区一:基于理论的趋势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