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冀志斌看来,从成本和收益上综合衡量之外,银行还需要着重考虑渠道的变革和转型。“一是要意识到现在线上业务的重要性已然是大趋势,要比建设物理网点还要付出更多资源和成本来建设线上渠道,满足现在人们对于电子渠道、网络渠道金融服务的需求,正如前些年加大开设网点的举动一样。另外要大力开发个人信贷需求的空白点,银行有着丰富的优质金融大数据却没有像互联网公司一样进行大力开发。”
“银行业在城市的转型已经开始,不过在提高银行服务可及性上,网点相当长时间还是主要渠道。”王刚指出。
有金融人士指出,以银行一贯的“保守”运营思路,目前银行网点快速大量“关停”的可能性还不大,毕竟银行还肩负着普惠金融以及为各社会人群服务的任务,特别是随着银行各类金融服务需求的开发,一些需要面对面的金融交易、金融服务还需要银行网点来实现。
“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这些地区的电子银行、网络银行等的运用也不普遍,人们对线上交易的使用能力也有限,所以仍有增加网点的需要。”王刚等金融专家指出。
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17年出现了1426份银行网点关停的批复,但相比2017年新开业的2710家银行分支行网点,银行物理网点依然维持在增加趋势,不过相比于此前的新增网点“开业潮”,下滑幅度较为明显。
“现在在论证的是,社区支行关停的同时,是不是要大力发展规模小、专业性强、有特色化的银行网点。”有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其所在地区新开设的网点相比此前“大而全”的支行网点,更讲究特色和与周围分支行的配合,在某些方面如银行理财、中小企业信贷等进行专项发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