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日報:流量明星別成流星

  • 发表时间:2018-09-05 11:37 | 巴黎女士女性时尚网 | 点击数:
  • dehdtn 快手散打哥 17toupaiclub 女反派吧 帝优凡表商城 华安中小盘基金净值 剑兰醇 38384列车 鸠山比奈 啪啪啪动态 聚火爆返利网
  • 原標題:“流量明星”別成“流星”

    不知幾時開始,“流量明星”成為演藝行業的流行詞,它常常用來指稱那些在網上擁有大批粉絲的演藝明星。一部影視作品如果引入“流量明星”,就有了市場號召力,反之,似乎隻能敬陪末座。而証明流量的關鍵就在數據,比如微博粉絲有多少人?每發一條微博,跟帖多少、轉發多少?不過,數據雖然好看,卻不一定真實。最近,共青團中央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指出某一億轉發微博涉及數據造假,以該種方式營造出來的“流量小生”,將會帶壞整個文藝界的風氣,亟須相關部門的關注和整治。

    有理由相信,共青團中央指出的數據造假不是孤例現象。今年年初,北京網信辦約談新浪微博,就提到熱搜榜存在“買賣”現象,微博當即點名了38個刷榜話題和熱搜詞,並作出“3個月禁上熱門話題榜和熱搜榜”的處罰。這一造假事實的背后,是相對成熟的地下“刷榜”產業,初級粉、高級粉、真人粉在網上明碼標價,甚至還設置了優惠套餐,“水軍粉”“僵尸粉”則專門用來為明星服務。同樣的,影視作品購買、播出過程中也存在著數據造假,曾經有網劇單集播放量破15億次,平台播放量單日超150億次,其荒謬程度,被網友戲稱“這樣下去13億人口都不夠用了”。如此,明星流量不代表真實號召力,作品點擊率不代表真實吸引力,整個影視市場的評價機制就此失靈了,其結果,是極大戕害了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

    “以銀子換熱度,以熱度掙銀子”,這種流量模式本身是急功近利的,是反影視行業發展規律的。在傳統影視產業的百年歷史中,有些作品之所以膾炙人口,是因為講了一個好故事,有的明星之所以被人銘記,是因為貢獻了不俗演技。片面強調明星的“熱度”,甚至言必提“小鮮肉”“高顏值”或緋聞乃至丑聞,是評價機制的方向性錯誤。這毫無疑問會降低作品質量,近年許多人都抱怨稱,“流量明星”加盟的作品常常“演技缺席”“五毛特效”,讓人怎麼看怎麼不舒服。即便買來熱度,也是曇花一現,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更進一步,這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毫無演技的“小鮮肉”備受追捧,修為多年的“老戲骨”無人問津,這使得人心浮躁,醉心於奇技淫巧的人越來越多,而潛心向學的人越來越少。

    影視作品當然看流量,但絕對不是造假的流量。從數據上看,許多流量明星大有一呼百應之勢,然而真的是收視保証嗎?時間已經証明,那些瞄准“粉絲經濟”的電影,既沒有把口碑立起來,也沒有收獲很多票房。而這幾年,像《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越來越受待見,是因為它體現的是現實關懷,是來自直擊人心的力量,我國電影票房榜上的前十名,也大多是這樣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問一句,流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現在許多行業都有“唯流量論”的風氣,動不動鼓吹“十萬加”、“百億加”,但倘若隻以流量作評價,恐怕是低俗、快餐內容更受歡迎。真正有效的評價機制,流量可以作為一種參考要素,但絕對不是單一的評價指標,隻有將受眾群體、互動度和美譽度等指標都容納進來,才能更有效地評估作品價值。

    健全影視行業生態,關鍵就在於告別“唯流量化”。隻有讓數據脫水,讓信息透明,才能讓用戶在選擇內容時得到有效的參考指標,公司創作內容時找到有效的評判依據。也隻有健全評價體系,才能給“流量明星”提個醒,藝術魅力的來源是作品,指望流量就能大紅特紅,即便做到了,也注定是短命“流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Tags: dehdtn 快手散打哥 17toupaiclub 女反派吧 帝优凡表商城 华安中小盘基金净值 剑兰醇 38384列车 鸠山比奈 啪啪啪动态 聚火爆返利网
分享到:
  • 上一篇:广告营销明星代言后 这些技术终于占领了手机高地 下一篇:女明星的面膜“强迫症”你有吗?
  • 相关 明星娱乐 资讯
    精彩图库
    • 爱美
    • 健康
    • 情感
    • 美体
    Copyrights © 2011-2014 巴黎女士女性时尚网 www.balilady.com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本站,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