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会儿,门也不用出,动动手指头东西就给送上门了。”听说最近要降温,小张上网给孩子购置了一批新衣服。从贴身的纯棉内衣裤,中间的秋衣裤,再到外套衣裤,薄的、中厚的、厚的,单的、夹的、绒绒的……接下来的几天里,十几件衣服以快递的方式断断续续地敲开了小张妈妈李阿姨的家门。每接到一个快递,负责看外孙的李阿姨都不由得感叹:“现在真是方便呀!”
每次听到妈妈感叹,小张也总会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买衣服的经历。那时候童装很稀少,想要买一件薄厚、款式都称心的,简直可以说要靠运气。所以,在小张的印象里,每次买件新衣服,妈妈都会带着她到处转。“坐在我妈那个破28自行车的横梁上,屁股又疼腿又麻,一开始买新衣服的兴奋感最后总会变成痛苦难熬的感觉。”最惨痛的一次记忆是,李阿姨带着小张去买过年的新装。一个一个露天摊位转下来,几个小时过去了,绝望的小张举起冻得通红的小手“哇哇”大哭起来。“那次真的是冻得受不了了。有童装的摊位本来就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找到一两件,不是这不合适就是那不合适。”
可能是受了小时候的“刺激”,小张极其不喜欢逛商场。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孩子的衣服几乎全是从网上购置的。“现在购物网站那么多,想选什么档次、款式、薄厚的,应有尽有。多高的孩子穿多大的号码,多厚的衣服适合什么样的天气穿,都介绍得一清二楚。后面还有很多买家的评价做参考。价格一般还会比商店便宜。最重要的是,不用拉着孩子到处瞎逛。孩子也可以通过看图片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网购对于当了妈妈的宅女小张来说,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除了传统的购物网站,随着微信的发展,朋友圈、微信群也成了小张的购物阵地。“以前是众里寻它千百度,怎么寻也寻不到。现在是稍不留神就买多了。”小张笑着说。微信加的朋友中,不少都在做微商,朋友圈里时不时会有商品信息的发布,小张还不知不觉被拉进了好几个代购群。孩子幼儿园老师在朋友圈里卖的换季童装,小张觉得应该买一两件给捧捧场;同事代购的外国童装,小张也想给孩子开开洋荤;还有孩子自己看中的好多“奇装异服”,浑然一体有头有尾的绿恐龙、内裤外穿加大红披风的超人装、头套上只露两只眼睛的奥特曼服……“以前累的是两条腿,现在累的是手指头和眼睛。”听了小张这句话,李阿姨笑了:“躺那儿在手机上点画两下甚也来了,还不知足!你知道我那会儿咋愁来?”
看着孩子一衣柜花花绿绿的童装,小张偶尔也会想起自己小时候那几件为数不多的费尽辛苦买来的衣服。购物方式的不同,给她和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童年经历,也给她和妈妈带去了不一样的做母亲的体验。李阿姨总说,很羡慕小张这一代人,可小张有时候却会怀旧,让妈妈给她的孩子手工缝制一件像她小时候那样的百家衣。对于这样的要求,这几年享受惯网络购物便利的李阿姨会翻着白眼说:“网上甚没有?我才不想费那劲。”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