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验配后的1天、1周、1个月、3个月需要复诊,之后每3个月需要复诊。复诊主要是检查配戴情况和效果。如果出现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视力下降等情况,建议立即停戴后就诊。
一般来说,年龄8岁以上,近视不超过600度、散光不超过200度,眼部条件(尤其是角膜情况)符合要求的都可以配戴角膜塑形镜。每一副角膜塑形镜都是“量眼”定制的,有需求的近视者不妨预约前往眼科医院,进行角膜塑形镜验配的相关检查后,遵医嘱配镜。
当下,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呈现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不少孩子年龄尚小,却已患上近视,非但度数不浅,每年还在快速增长。为了能够帮助孩子控制近视度数,角膜塑形镜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
第2步 / 眼部检查
积极科学地防控近视,有利于一生的眼健康。历经几十年迭代升级,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已迎来第五代全数字化定制产品,全数字化定制角膜塑形镜已经渐成趋势。合肥普瑞眼科专家表示:“数字化定制镜片测量更加精准,根据地形图引导的设计,能够真正实现‘一眼一镜’,患者佩戴后可取得更优的塑形效果,从而打破以往角膜塑形镜需要试戴的常规。它还可以轻松验配不对称角膜形态的病例,这类角膜形态用试戴片系统的角膜塑形镜往往经历多次,换片也难以适配成功。其次,视达佳数字化定制的镜片采用高透氧性材料,透氧性好会带来更优的角膜安全性。由于精准的设计和卓越的材质,首次佩戴的异物感都很轻微,孩子配合度好,相对更能坚持。”
配戴角膜塑形镜,除了年龄须在8岁以上、近视度数不超过600度、散光度数不超过200度外,对眼部条件(尤其是角膜情况)也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眼部检查来确认,检查包括了裸眼视力、医学验光、裂隙灯检查、泪液评估、眼压、眼轴、角膜曲率、角膜内皮、角膜地形图、角膜直径等项目。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是否合适佩戴角膜塑形镜和镜片选择的依据,以及配戴前后的效果对比。
但是,角膜塑形镜并非适合所有人,验配需要到眼科医院,经过检查、试戴、定制后才可以完成。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流程基本为以下几个步骤:
[广告]免责声明:本文为宣传商业资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亦不代表本网站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或投资行为参考,本网站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角膜塑形镜是硬性镜片,第一次配戴可能会有不习惯的感受,有异物感、流泪、睁不开眼睛等反应,医师会全程在旁进行指导。
角膜塑形镜属于三级医疗器械,只能在二级及以上医院相关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才能验配。医院的资质、医师的经验都是科学验配的保障。
第3步 / 试戴评估
第4步 / 预定镜片
第5步 / 领取镜片
暑期,之所以是青少年儿童屈光状态容易发生波动的时期,主要跟不良用眼习惯、过度用眼有很大关系。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加强监管,培养科学用眼行为,尤其注意控制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频率,警惕暑假期间近视度数大幅“飙升”!
验配师根据检查结果,匹配合适的角膜塑形镜品牌和镜片,让近视者试戴。戴上角膜塑形镜后,医师点滴荧光素染色,使用裂隙灯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查看镜片的位置、活动度、与角膜的匹配程度和泪液交换情况等,为每一位近视者量眼个性化定制角膜塑形镜。
一副角膜塑形镜在使用1年~1年半后,建议更换,重新验配新的镜片。逾期不更换,容易引起视觉质量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逆几何设计,佩戴后可使角膜中央平坦、周边陡峭,通过改变角膜形态,暂时可逆性地降低近视度数,提升裸眼视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发展。
角膜塑形镜为什么可以延缓近视发展?
什么是角膜塑形镜?
最后,合肥普瑞眼科专家提醒,定期的视力检查,是及早发现并干预的前提。假期时间充裕,建议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视光检查,了解眼屈光发育状态,及时掌握孩子在视力和视功能发育过程中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也便于及早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度数的变化。
根据医师提供的镜片参数,角膜塑形镜厂家开始制作镜片。
定制完成后,到医院领取角膜塑形镜,医师会教授角膜塑形镜的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
第6步 / 定期复诊
第7步 / 更换镜片
全数字化定制角膜塑形镜已在其他不少国家普及,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角膜塑形镜市场中,数字化定制的角膜塑形镜占比达到了70%,数字化定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视达佳全数字化定制角膜塑形镜新产品系列现已进入合肥普瑞眼科医院视光专科中心并落实临床应用。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全数字化验配技术的升级,对医师和佩戴者来说,它不仅仅是硬件的创新,更是近视防控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全面提升,通过极高精度的参数调整使角膜塑形镜达到全新的精准度与舒适度,真正实现“量体裁衣”,让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科技,同时也成为了更优的个人医疗服务体验。
第1步 / 预约挂号
角膜塑形镜的主要功能在于延缓近视发展。经过塑形后,能够将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中央,并且改变视网膜周边的远视性离焦,从而达到控制眼轴增长的目的,控制了眼轴增长,即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